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世博会特辑:志愿者众相

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使“志愿者”这个称号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再陌生。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游客,以及不计报酬地帮助他人,是志愿者精神教给中国年轻一代的最重要一课。
如今,上海世博会上的志愿者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更加自信的态度,成为了世博会上的另一道风景。

提示:鼠标点击图片可翻页

上海世博会上的志愿者被称为“海宝一代”。继北京奥运会中的“鸟巢一代”之后,志愿者又一次成为了中国大事件中的重要名片。

从09年便拉开帷幕的志愿者招募活动吸引了几十万报名者踊跃参与,其中年轻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左图为一名复旦大学的学生正在填写志愿者报名表。

包括园区志愿者、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在内的约20万世博会注册志愿者,自2010年1月起分类分批接受统一的培训并经考核后上岗。左图为一名入选的志愿者拿着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培训手册。

志愿者们在展示统一的徽章。

在世博会的开幕式上,大批的志愿者搭起人墙为嘉宾做引导。

位于浦东园区的世博大道,是最靠近中国馆的站台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参观中国馆之后在此乘车去其他的展馆。左图为一名志愿者用自制的乘车指南引导游客前往正确的站台。

由于世博园区的志愿者的服装统一为绿衣白裤,这些活跃在园区内的志愿者们还有一个昵称——“小白菜”。

园区志愿者们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参观路线、场馆位置、园区分布等多方面的信息。

世博开幕后,园区的参观人数明显增多,志愿者们的工作随之变得更加忙碌。

每天午饭后,志愿者们会有小小的休息时间,很多人会在休息室里趴一会儿,以便迎接下午的工作。

志愿者们每天都会面临形形色色的游客和五花八门的问题,耐心和微笑成了每个人的“制胜法宝”。

熟练的双语能力是世博志愿者的必备技能之一,他们承担着为外国参观者讲解和答疑的任务。左图为一名志愿者正在为外国游客讲解北京的胡同文化。

人群中也时常出现不少外国脸孔的志愿者,他们大都是在中国求学的留学生。很多外国志愿者都自愿承担了自己国家场馆的引导和介绍工作。

结束每天的工作后,学生志愿者会乘专门的大巴返回学校。

在返回学校的车上,不少辛苦了一天的志愿者就已经累得睡着了。

5月16日,园区志愿者首轮换岗交接仪式在“志愿者之家”举行。左图为一对“母子档”志愿者在岗位交接仪式上深情拥抱。

1/7

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FT中文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