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是新加坡国会大选的投票日。选举结果显示,人民行动党获得大胜。
去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上台,动静很大,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对美国大选略知一二,但对新加坡大选却知之甚少。
简单来讲,新加坡采取议会制,大选将选举新一届国会议员,在国会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将组织和领导政府。
美国大选一般要进行一年左右,而新加坡大选则是速战速决。
从4月15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宣布解散国会,启动大选,到4月23日各政党提名人选,再到5月3日投票,前后只有不到20天时间。
各政党从4月24日提名日后,正式开始拉票竞选,到5月1日结束。5月2日,大选前一天是冷静日,严禁进行竞选活动。所以,真正的造势竞选时间只有8天时间而已,完美体现了新加坡高效的风格。
因此,各个政党的竞选其实更依赖平时与民众的联络和表现,大选更像是一次期末考试,是一次人民对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打分评价。
新加坡自治以来,人民行动党就一直是执政党。目前来看,也没有反对党能够撼动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
新加坡的主要反对党有工人党、新加坡民主党、新加坡前进党、国民团结党等。但是,只有人民行动党有实力在每个选区派出候选人竞选,而最大反对党——工人党,也一共只有26名候选人,在5个集选区和3个单选区参加竞选。
正如工人党领导人毕丹星所说,即使工人党候选人全部当选,也不会削弱人民行动党的执政能力。
但是,这是上一任总理李显龙交班之后的首次大选,依然意义重大。我认为至少有三点意义。
首先,这次大选是对新任总理黄循财的一次民意授权。通过大选确认他在党内和人民中的权威,从而让他更好管理政府,带领新加坡去迎接接下来的考验。
李显龙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之子,自带光环,自2004年至2024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执政表现也不错。
本来,李显龙计划在2021年就交班,当时的新加坡总理人选是副总理王瑞杰。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交班计划被打断。李显龙一直坚持到2024年,才将总理职位交给黄循财。因此,这次大选也是对黄循财权威的一次民意授权。
其次,本次大选是新加坡为接下来应对全球政经动荡的一次社会动员。
新加坡自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岛,发展成为全球GDP最高的城市国家之一,一方面是靠自力更生,领导人领导有方,另一方面也是受益于几十年全球化带来的黄金机遇。
特朗普上台之后,一切以美国优先,带来全球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新加坡作为贸易中心、花园城市,不论是吸引贸易、资金还是游客,流量是其经济根基。一旦未来全球贸易收缩,新加坡因为缺乏腹地,可以腾挪的空间极为有限,需要为极端情况做好应对的准备。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之后,李显龙、黄循财的演讲在网上流传很广。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未来世界前景预期非常不乐观。通过大选来唤起民众的关注,凝聚民意,也是提前对未来应对的一次动员。
第三点,这次大选也是对新加坡下一代接班人后备力量的一次选拔和锻炼。
黄循财是1972年出生,今年53岁。如果一切顺利,黄循财领导十年之后,接班人应该是80后比较合适。这次大选,人民行动党推出了30多位首次参加大选的年轻人,显然是在有意培养后备力量。
所以,这次新加坡大选除了观察人民行动党的最终支持率,也是一次观察新加坡下一代年轻领导人表现的机会。他们之中,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新加坡总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