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党赢得地方选举,英国政坛地震
英格兰地方选举结果于5月2日公布,由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领导的改革党(Reform UK)一直被视为边缘的“右翼民粹党”,却取得了显著胜利,挑战了保守党和工党的传统地位。
这是自2024年7月工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以来,英国迎来的首次地方选举,此次选举选出1600多个地方议会议员和6名市长,和一名代表英格兰兰科恩和赫尔斯比地区(Runcorn and Helsby)的下议院议员。
改革党在此次选举中赢得了677个议席,控制了10个地方议会,并在大林肯郡(Greater Lincolnshire)赫尔与东约克郡(Hull and East Yorkshire)等地赢得了市长职位,位列第一。在兰科恩和赫尔斯比的补选中,改革党候选人以仅六票的优势击败工党,标志着该党在议会中的第五个席位。在野自由民主党表现也很强劲,赢得多个议会控制权,巩固其作为中间派替代选择的地位,尤其在传统的保守党选区表现突出,成功控制了牛津郡、剑桥郡和什罗普郡县议会,以370席位列第二。保守党则滑落到了第三的位置,317席。执政工党位列第四,仅获得99席。
法拉奇宣称:“这是终结两党轮流执政的开始”,并表示改革党成功吸引了保守党和工党的选民,反映出公众对传统政党的不满和对政治变革的渴望,已成为英国的主要反对党。而首相斯塔默对结果表示失望。
英国知名选举专家、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柯蒂斯爵士则撰文指出:“改革党的横扫式选举胜利,撼动了保守党与工党长期以来对英国政治的主导地位。”
一位中产阶级选民的心声:对结果毫不意外
笔者的英国邻居,凯蒂和丈夫坎恩(化名)曾经分别是保守党和工党的铁杆选民,常常因为不同的立场而争执,但这一次选举,夫妻俩把票分别投给了改革党和自民党。
凯蒂夫妇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除了自住房,夫妻俩省吃俭用,攒下首付买了一个一居室,用来出租。经过权衡,他们放弃了孩子考上的文法学校名额,送到了当地的私校,接受他们认为更好的教育。然而, 在工党执政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她的家庭经济遭遇了重创,深切地感受到政策对中产的暴击。
凯蒂给笔者细细地算了一笔账。
“我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家庭年收入税前刚好达到10万英镑左右,税后也就6-7万——不算贫穷,却又够不上申请社会救助的门槛。”
“VAT(增值税)上涨到20%,孩子的私校一年学费为3万英镑,仅VAT就多交了6000多英镑。 政府声称要建更多文法学校、提供免费午餐,而我们却正逐渐被政策边缘化。”
“许多私校因此倒闭,中产阶级的孩子不得不回流到公立学校,而公立名额有限,你也不能保证文法学校里能有名额。我们却因自掏腰包的选择被制度惩罚。”
“我们的第二套房所收的租金,交完税,刚刚能够填补月供,以房养房,为的是抵御通货膨胀。但最近租客以失业为由,拒交房租、也拒不搬离。要合法驱逐他需要提前两个月通知、申请法院禁制令、甚至请法警强制执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期间我每月损失约上千英镑房租收入,加上法律费用、误工费等,一年累计损失可能超过2万英镑,而工党还要推动取消房东无过错驱逐‘老赖’的权利,并且对第二套房加税,加重房东的负担。”
“去年圣诞节,我的朋友度假回来,发现空置的门面房被十几个城市流浪汉非法侵占,不但换了门锁,偷走了电器,水电费用激增数千英镑。我报警之后,警察说他们管不了,必须等她走完法律程序。于是她请了律师,起诉到法庭申请禁制令,等了大半年才下判决,又连夜申请法警执行,赶走他们后,又花了一周清理垃圾。房东不能私力救济,遇到这种事有苦难言,如果你强行驱逐,可能还要面临牢狱之灾,受害者反而成了阶下囚。”
“现在物价飞涨、通勤成本和水电费不断上涨,交通部门又经常罢工。我们不够穷,申请不了补助;也不够富裕,不能承受这些政策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冲击。工党一边宣称要照顾弱势,一边对中产阶层加税、限权、惩罚选择。我们感觉被传统政党都忽略了。我们是被薅羊毛的那一批。”
“我们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万-4万英镑。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开始质疑:努力工作真的值得吗?或许不如不工作,靠福利生活,孩子上公立学校,一切都交给政府,让纳税人来买单?对这个选举结果,我一点儿都不意外!”
凯蒂的丈夫坎恩则告诉我,作为一个小企业主,工党政府给雇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雇主需要上缴更多的税,并且,对雇员的保护越来越多,他宁愿临时请人,而不是长期雇人。而活跃的私营经济,本来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需求。
凯蒂夫妇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改革党的胜利、自民党的崛起,并非单靠反移民、脱欧遗产或右翼情绪,更反映出一批“制度外”选民——尤其是被高税负、监管失衡和公共服务压力挤压的中产阶级——用脚投票,主动寻求出路。这正是“努力工作却越活越累”的典型写照,中产不满在选票上得到了爆发。
“工党票仓坍塌”:改革党从哪里赢来的胜利?
此次选举被广泛视为一次“政治地震”。长期以来稳固的保守党和工党地盘出现松动,数以百计的议席被改革党攻陷。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动?
笔者认为,保守党本来擅长经济增长,做大蛋糕,进而提升全体福祉。2014年苏格兰公投前夕,在保守党党魁卡梅伦执政时期,也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期”,英国经济曾实现六年来最高年度增长。然而,在脱欧导致的连锁反应和疫情困境中,保守党政府本该励精图治,积极应对。然而多年执政,保守党“说得好听,做得稀烂”, 典型的“嘴皮治国”。接连不断的疫情“派对门”丑闻、内部斗争和对社会成本危机的应对乏力,最终耗尽了选民的信任,败走麦城。
而工党执政以来,无力提振英国经济,支持率持续下滑。工党的“福利优先”路线,收买来自中下层选民的选票,对中产“既不接纳也不体谅”,逐渐失去了核心摇摆群体,挤压了自费就学、投资租赁、努力上进的工薪家庭的利益空间。而限制冬季能源补贴、推出增税计划、改革退休金和遗产税等,加剧了通货膨胀,又进一步稀释中产阶级的利益。在移民问题上更是说得多,做得少。
笔者认为,选民的基本立场或价值观并没有根本变化,而是传统政党自身背离了原本应坚持的立场或责任,刻舟求剑,改革党从这两者中分别吸收了保守党的“沉默中产”和工党因经济现实流失的“务实左翼”。改革党的诉求,直接而鲜明,自民党的出现,填补了空白,反映了这些不满,多种因素导致了传统工党和保守党支持的流失,这是一次对既有政治秩序的强烈反弹,也是一次中产阶层因政策挤压而做出的集体抗议。
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暴正在路上
随着改革党在BBC选举模型中获得高达30%的模拟全国得票率——远超UKIP巅峰时期的23%——英国政治版图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塑。
尽管仍需时间检验改革党的可持续性,但保守党与工党“轮流执政”的旧格局,显然正在被越来越多选民质疑和挑战。
一旦全国大选重复这一格局,英国将首次在现代政治史中面临非传统政党的“正面冲击”,而多党逐鹿,有可能导致政坛的不稳定加剧。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暴正在路上。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