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贸易前景堪忧重挫美国股市

美国股市周一录得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同时债券市场的经济衰退指标发出自2007年以来最强烈的利空信号。
2019年8月6日

MSCI董事长:寻找指数业务之外的机遇

亨利•费尔南德斯回应了外界对于将A股纳入MSCI指数的评论,并指出私人资本投资将是MSCI未来的发展重点。
2019年8月5日

贸易战为美国制造业套上枷锁

格林:贸易摩擦不仅导致中国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下降,还扰乱了美国制造商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经营企业就像挂着重物参加铁人三项比赛。
2019年8月5日

如何在去全球化时代做投资布局?

福鲁哈尔:在今天的贸易战开始之前数年,全球化就已达到顶峰并开始停滞。最聪明的资本家已经在思考去全球化时代的基本投资理论。
2019年8月5日

不应忽视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应

刘易斯:清洁能源的短期边际成本为零,它们一旦形成必要的规模,将能够取代多达40%的全球石油需求。
2019年8月5日

小岛国不是气候变化的牺牲品

扬:一些国家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科学道理,这是在破坏全球建设安全未来的努力,我们这些小岛国不会坐视不理。
2019年8月5日

特朗普最新对华关税举措令市场不安

市场对特朗普向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感到措手不及。分析师称,贸易战升级可能会拖累投资、企业信心及招聘。
2019年8月5日

美国最新对华关税显露新冷战心态

FT社评:美中贸易战正进入未知水域。特朗普关于中国将会屈服的假设已被证明是一厢情愿。双方都需要重新评估各自立场。
2019年8月5日

IMF和世行需要适应新形势

FT社评:成立75年之际,IMF和世行面对严峻挑战。原本倡导多边主义的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转向单边主义。两者都需要证明自身不可或缺。
2019年7月18日

中美贸易战暂停 世界经济依旧脆弱

戴维斯:由于消除了加征新关税的短期尾部风险,一些资产类别可能展开反弹,但投资者的看法还不会出现根本变化。
2019年7月2日

中国股市重压下下跌4%

欧洲央行决定重启刺激计划,使华尔街表现疲弱,再加上中国官方公布出口大幅下降,给中国A股市场造成压力。
2019年3月8日

美墨加协定:WTO规则颠覆者

欧阳俊:USMCA与WTO的目的、原则和治理机制迥异。USMCA确立的国际贸易规则是对现行WTO规则的根本性颠覆。
2019年3月4日

“金发女孩”的隐忧

戴维斯:市场假设美国衰退风险仍很低,增速有望回归趋势水平。但是这种“金发女孩”状态很容易被衰退、金融不稳定或通胀这三只“熊”吃掉。
2019年2月26日

如果我成为下一任世行行长

世行行长候选人马尔帕斯:我相信,世界银行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上成功的道路,让世界经济更稳定、更强劲。
2019年2月12日

2019达沃斯论坛:英雄不再

拉赫曼:达沃斯是观察那些令富豪和权贵兴奋不已的想法和热点的最佳场所,但今年的论坛几乎没有什么明星国家或行业。
2019年1月30日

2019年是否会重现2016年的市场行情?

戴维斯:当前经济形势与2016年确有相似之处。与那时一样,今年的市场表现可能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走弱的回应。
2019年1月29日

达沃斯参会者担忧3月份的世界形势

拉赫曼:美中贸易谈判和英国退欧均可能出现“无协议”情形,达沃斯参会者对此忧心忡忡,担心全球经济形势恶化。
2019年1月25日

IMF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随着贸易战和金融市场波动进一步影响投资环境,全球经济正以快于预期的速度放缓。
2019年1月22日

世界经济为何如此脆弱?

沃尔夫:温和的周期性经济放缓并不令人担忧,但不利的长期结构和周期背景将会增大任何短期波动的危险性。
2019年1月10日

IMF警告全球没有准备好应对经济放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警告说,各国政府将发现很难使用财政或货币措施来应对下一次衰退。
2019年1月7日

政治因素令牛市脚底打滑

沃尔夫:眼下是危险时刻——远比许多人意识到的更危险。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仍将照常轰隆前行,是一种幻想。
2018年10月18日

新兴市场动荡更需要强大的IMF

邰蒂:眼下阿根廷和土耳其的遭遇对IMF总裁拉加德来说或许是件好事,帮助她说服IMF的主要债权国扩大其资金资源。
2018年9月17日

为什么美墨都认为自己是输家?

奥瑟兹:自由贸易可以让各国受益,但这个道理却无法说服所有人。比起我们获得的东西,我们更在意失去的东西。
2018年8月16日

日欧关税互惠,中国应先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吴金铎:无论能否在WTO框架下取得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应处理好自身问题。对过剩产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较高端的制造业放弃价格战。
2018年7月24日
|‹上一页‹‹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