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书评

中国、俄罗斯与欧亚大陆的重塑

三本书为该地区权力转移及其对美国和欧洲的影响提供了指引。
2025年5月4日

英伟达如何成为AI革命的驱动力

“仁慈的独裁者”黄仁勋通过对深度学习的早期押注,带领这家芯片制造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
2025年4月12日

大型科技公司与AI新世界秩序的起源

硅谷应该为军队服务吗?技术战争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的非人道速度会超过监管机构吗?三本书展望快速发展的未来。
2025年3月2日

技术如何重塑人类体验

三本新书致力于在数字世界的注意力时代捍卫心灵。
2025年2月3日

过度工作:工作如何贪婪地索取了我们的时间

雅各布斯:《过度工作》一书探讨了长时间工作如何席卷美国,使过度工作“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提出要彻底改革工作模式。
2024年10月8日

书评:《幸运的失败者》戳穿特朗普神话

巴伯:这本书戳中特朗普神话的心脏,这个神话就是“他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是美国梦的化身”。
2024年9月30日

人工智能的黑暗面

超级智能竞赛如何放大人性中最糟糕的一面。
2024年9月7日

书评:《比尔•盖茨不为人知的真相》

沃特斯:这本新书探查了比尔•盖茨塑造世界的能力,并提出一个问题,即这种塑造是有效率、可追责的吗?
2024年8月23日

书评:技术何以反而束缚人类发展潜能

贝姬•霍格:《AI之镜》作者认为,我们越是将更多事情交给机器,我们就越没有能力运用人类自己的实践智慧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2024年6月4日

在AI的时代,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关注卡夫卡

在这位作家去世100年后,他未经审查的日记和大量新研究揭示了什么造就了他,以及他在我们这个数字时代的意义?
2024年6月1日

“奇幻作家可不可以写他们没有亲自骑过的龙?”

崔莹:匡灵秀的新作《黄面孔》,通过讲述一场文学剽窃案之后接踵而至的风波,揭示了在美国出版界生存的残酷和孤独,以及种族偏见对写作的约束。
2023年9月8日

克劳福德:人工智能的“终结者将至”假象

崔莹:《AI地图集》一书的作者表示,有关人工智能的叙述容易倾向于未来主义,这会让人们忽视它当下正在影响着什么。
2023年8月31日

和谭荣辉追寻“松露之味”

何越:翻译华裔名厨谭荣辉与其好友皮埃尔合著的《松露之书》,我学习到了这一珍稀食材在欧洲如何从籍籍无名走向美食殿堂的历史。
2023年5月19日

谁为恶人:商界高管与政治家的博弈

埃奇克利夫-约翰逊:在《大谬》一书中,两位史学家以尖锐辩证的笔触,揭破了美国企业界从20世纪初以来如何重新界定了政府的角色。
2023年2月3日

群体非理性行为如何产生和发展?

庄梅茜:《群体的疯狂》结合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金融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视角,阐释群体非理性行为。
2022年11月16日

书评:《被放大的欲望》

袁漪琳:“时尚是肮脏的”,最“可持续”的做法是不买任何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被放大的欲望》一书试图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2022年10月10日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现代人类出现之前的历史?

张国捷: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反复讲述人类与黑猩猩剪不断的亲缘关系。这一基本事实是剖析人类自身生物属性和生命规律的重要一步。
2022年6月30日

书评:露西•凯拉韦《再教育》

FT前记者露西•凯拉韦讲述她转行成为教师的故事,用她的教学经历坦诚讨论了学校的意义。
2021年7月14日

书评:《创造性破坏的力量》

本书作者论述了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在捍卫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强调了监管和社会安全保障的必要性。
2021年6月23日

书评:加来道雄的《上帝方程式》

波达尼斯:作为弦理论的权威,加来道雄在《上帝方程式》一书中力争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令人眩晕的多维空间概念。
2021年5月21日

《管理华盛顿的人》:詹姆斯•贝克传

巴伯:《管理华盛顿的人》描述了贝克高超的谈判水平和执行能力。在当前的僵局和一切向党派看齐的氛围中,这一点更加难得。
2020年12月30日

书评:《为什么德国人做得更好》

作者约翰•坎普夫纳对战后德国及其非凡成就大加赞扬,并将此归因于德国在情感上的成熟和扎实,源自其在20世纪遭受的历史创伤。
2020年12月8日

书评:还原贝多芬

费尔曼:两本传记没有拘泥于贝多芬作为一个孤独天才,而是从他的生活入手,在他诞辰250周年之际向我们展示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伟大作曲家。
2020年11月5日
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