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债务危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债务危机
关注
G20峰会首日聚焦欧债危机
各国领导人晚餐后继续商讨解决危机之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欧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没有欧洲经济复苏就没有全球经济复苏。
2011年11月4日
希腊总理放弃公投计划
放弃此前提出的就该国欧元区成员地位举行公投的计划。欧洲各国领导人和全球金融市场对帕潘德里欧这一戏剧性的转变表示欢迎。
2011年11月4日
德法公开讨论希腊退出欧元区
默克尔和萨科齐向希腊总理施压时,首次公开谈到希腊可能违约并退出欧元区。就希腊放弃公投而言,法德施压奏效。然而,此举让人们开始担心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后果。更令人不安的是,若希腊退出,其它国家是否会跟着退出。
2011年11月4日
希腊放弃公投提振美欧股市
欧洲央行意外降息之举也鼓舞了市场情绪。尽管近几个交易日风险资产的表现有所好转,但许多分析师对欧洲的前景仍怀有疑虑。
2011年11月4日
G20领导人对危机束手无策
即将在法国戛纳举行的G20峰会不仅面临欧元区危机,而且还将面对美国赤字、人民币汇率和全球经济失衡等问题。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各国领导人能拿出有效的对策。
2011年11月3日
分析:G20不能只和稀泥
G20眼下喜欢提到的两句话中,第一句讨好了美国和那些寻求在汇率方面获得更大弹性的国家,第二句话则被中国解读为是在支持它施行人民币汇率管控。
2011年11月3日
G20当务之急是控制危机
FT社评:在全球市场陷入动荡、欧元区面临崩溃危险之际,G20峰会现在只能关注短期问题,即防止欧洲债务危机恶化。自2008年G20峰会以来,局面从未像现在这样利害攸关,世界领导人必须采取果断行动。
2011年11月3日
欧洲领导人敦促希腊接受纾困方案
威胁要停止向希腊发放一笔逾期未支付的80亿欧元援助资金
2011年11月3日
希腊全民公投可能回避关键问题
公投可能围绕是否支持希腊留在欧盟和欧元区中展开,而回避直接回答是否赞同希腊纾困方案。
2011年11月3日
中国不会为欧元区纾困
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用中国的钱为欧盟国家纾困,会让中国人很难接受。中国数千万老年人会要求知道: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养老体系的情况下,为何要援助富裕的欧洲人?
2011年11月2日
拯救欧元区将毁掉欧盟
FT专栏作家明肖:德国总理默克尔喜欢说,如果欧元失败,欧洲就会失败。此言不差,但我要补充一句,如果欧元成功,欧洲也可能失败。
2011年11月2日
欧洲领导人力图挽救欧元区救助计划
此前,希腊提议就第二轮纾困方案举行全民公投,这可能导致希腊政府无序违约,全球金融市场因此大跌。
2011年11月2日
Lex专栏:中国援救欧洲当谨慎
缺钱、缺主意、缺领导力的欧元区民主国家,正争相向坐拥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共产主义中国求援。拯救欧元区关乎中国的切身利益,但中国有理由表现谨慎。
2011年11月1日
银行业人士:EFSF债券可能遭遇需求低迷
欧洲金融稳定安排本周发行一只旨在为纾困爱尔兰筹集资金的债券
2011年11月1日
FT社评:欧元区不需要中国纾困
欧元区纾困基金负责人近日赴华争取中国出资。就该基金本身而言,没有理由不去接洽中国。但欧元区并不需要中国储蓄,而且还有一些很好的理由回避中国资金。
2011年11月1日
英国为什么拒绝欧元
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在我任首相期间,英国政府预见到欧元区的结构缺陷、没有加入欧元区。未建立财政联盟的货币联盟具有很大风险,欧元区今天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2011年10月31日
商界领袖呼吁G20促进增长
敦促G20针对增长、贸易和社会问题采取坚决行动,并警告称,否则可能引发政治不满
2011年10月31日
中国与困境中的欧洲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王雅平:中欧对彼此态度上的转变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竞争力日益增长,相形之下,欧洲的自信心因内部问题缠身而大减。
2011年10月28日
FT社评:欧元区尚未全力以赴
就本次欧盟峰会的三大任务而言,参会的各国领导人只是在希腊问题上做出了果断行动,但在安排欧元区纾困基金和加强欧洲银行体系上,并未拿出有信服力的方案。
2011年10月28日
中国可能有条件援助欧洲
中国很可能向欧元区纾困基金贡献资金,但正如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指出的,其介入规模将取决于欧洲领导人能否满足一些关键条件。
2011年10月28日
金砖国家对救助欧洲表现谨慎
俄罗斯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阿卡迪•达瓦科维奇表示:“我们与其它金砖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愿意参与各项欧洲稳定机制,但最好是通过IMF参与。”
2011年10月28日
致欧央行新行长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只有欧洲央行才有力量化解这场欧元区危机。新行长必须在两条道路之间进行选择:是取悦货币政策的强硬派,还是拯救欧元区?
2011年10月27日
“各个击破”欧元区危机
FT专栏作家约翰•凯:货币联盟要想取得成功,共同财政政策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欧元区困境的根源不在欧盟层面,而在于成员国。
2011年10月27日
欧盟未就希腊债务达成一致
法国总统萨科齐拟周四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寻求资金支持
2011年10月27日
热门文章
1.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3.
贝森特:美国将对无诚意谈判的国家征收最高关税
4.
董小姐:软阶层时代的二代挣扎
5.
中国是如何赶上硅谷的
6.
AI工业革命冲击劳动力市场
7.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8.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俄乌会谈注定无结果,韩国大选结果已定
9.
美国对冲基金: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引发资本外逃
10.
普京对停火不感兴趣的玄机
|‹
上一页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