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债务危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债务危机
关注
IMF:企业债务水平加剧全球经济脆弱性
报告显示,全球经济的近四分之三部分都存在企业债务水平较高的问题,这有可能加剧经济下行的幅度并危及金融稳定。
2019年4月11日
货币、债务和汇率的三大误解
胡伟俊:市场上充满了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很多错误认知,共同点在于逻辑链条简单,符合常识,但经不起推敲。
2019年4月2日
中国国企违约风险中的迷雾
青海投资集团在偿付期限过后不久就悉数偿还债券本息,但投资者表示,这次技术性违约的心理影响不会轻易消除。
2019年3月1日
中国最大的金融风险是美国
渥克:美国面对金融风险时所表现的无所顾忌,让中国非常担心。触发下一场金融危机的引爆器,很可能就是美国满不在乎的态度。
2019年8月7日
许家印自掏10亿美元购买恒大债券
由于市场遇冷,恒大新发行债券的一半以上由许家印自掏腰包购买。债务近1000亿美元的恒大须在未来6个月偿还440亿美元。
2018年11月1日
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会殃及全球
普伦德:中国政府仍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金融体系很大程度上仍然封闭,降杠杆也一直稳健。
2018年9月6日
中国信贷泡沫已成历史
今年1月至4月中国影子银行贷款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64%,标志着中国在2009年开始的信贷泡沫结束。资本流动的趋势正在扭转。
2018年5月24日
盾安集团陷450亿元债务危机
这家中国大型制造集团请求政府提供援助,以免发生债务违约。这是对中国当局降低金融风险承诺的一次考验。
2018年5月8日
小型区域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短板
埃默里赫、坎贝尔:如果中国经济受到冲击,财务状况不佳而且放贷给经济最弱省份的小银行可能出现问题。
2018年5月4日
Lex专栏:国企改革与新风险
“习近平思想”地位提升使得经济改革无法走回头路,但如果中国富人群体产生资本外逃潮,国企债务违约的风险就会上升。
2018年3月1日
为什么说中国不会发生债务危机?
Chen Zhao:中国的债务与GDP比率备受投资界关注,但对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来说,该指标较高很正常。
2017年12月6日
中国如何摆脱债务陷阱?
沃尔夫:中国仍然需要依靠债务快速增长才能维持经济增速,而且摆脱这个陷阱的所有方法,看上去都很艰难。
2017年4月13日
中国会爆发债务危机吗?
陈艾亚:中国债务激增日益引发投资者疑虑,但应注意到中国债务并不依赖外国资本,央行也能较好控制货币状况。
2017年2月24日
中国债务:问对的问题,看真的危机
万喆:债务会不会引发信用危机?会不会引发效率危机? 债务预期隐含危机,危机可能不在表面,而在结构深处。
2016年8月3日
中国债务问题是否值得担心?
胡伟俊:海内外对中国债务问题存在误解,不应将中国同西方债务危机或者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简单类比。
2016年6月21日
《人民日报》刊文警告债务风险
未具名“权威人士”在访谈中警告,“高杠杆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2016年5月12日
中国债市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FT中文网首席财经评论员徐瑾: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债市上的违约不过是零星浮现。但从趋势来看,这只是违约潮流的开始,风险正在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国企和央企。
2016年4月28日
供给侧改革能否拯救中国经济?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经过长期摸索,中国政府终于明确了“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但由于体制惯性使然,依然有走向“日本式刺激”的危险。
2016年4月21日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
苏格兰皇家银行胡志鹏:系统性风险是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关键。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传导不断深化,隐患相互共振,而监管部门缺乏协调的被动应对更是火上浇油。
2016年4月12日
中国高债务风险之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是否有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哪里?客观分析中国债务危机利弊条件,并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加以高度防范,或许更务实。
2016年4月5日
IIF:新兴市场债务继续攀升
国际金融协会表示,去年新兴市场总债务攀升至62万亿美元,达到其GDP的2.1倍以上,未来进行必要的去杠杆将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
2016年3月18日
中国企业去杠杆:难存侥幸
德国商业银行周浩:企业负债的上升加大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这意味着整体经济增速仍将继续放缓;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必须保持“双宽松”来减缓减杠杆过程中的痛苦。
2016年2月23日
中国应谨防债务通缩陷阱
瑞银集团汪涛:明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过剩产能继续压制工业产品价格的回升;预计政府在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还将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2015年12月15日
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长江商学院李伟:希腊债务危机提醒我们,提升本国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味的诉诸于再分配和高福利政策或沉迷于短暂财富杠杆效应,而是直面当前中国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
2015年8月20日
热门文章
1.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3.
贝森特:美国将对无诚意谈判的国家征收最高关税
4.
董小姐:软阶层时代的二代挣扎
5.
中国是如何赶上硅谷的
6.
AI工业革命冲击劳动力市场
7.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8.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俄乌会谈注定无结果,韩国大选结果已定
9.
美国对冲基金: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引发资本外逃
10.
发出以色列领导人逮捕令的ICC检察官停职接受调查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