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债市

国海证券事件凸显中国债市调整期的杠杆风险

在中国债券市场的调整自然而然到来之际,利用债券代持等操作加杠杆押注债市上涨可能会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
2016年12月21日

特朗普执政会动摇亚洲资产吗?

陈敏兰:2016年投资亚洲可谓是勇敢者的游戏。鉴于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升高以及欧洲各国政治风险,2017年或与今年大同小异。
2016年12月15日

“乱纪元”的投资逻辑

程实:未来的经济世界已和市场所熟悉的过去全然不同,身处经济“乱纪元”,投资更需“不念过去,不惧未来”。
2016年12月15日

美国国债市场再次暴跌

强劲经济数据提升加息理由,加强了债券牛市迎来拐点的观点,特朗普经济政策使投资者押注通胀终将卷土重来。
2016年11月24日

华尔街对特朗普由恨转爱用了多久?

夏春:当前美国股市对特朗普胜选反应乐观,尽管许多人没有把票投给他,但金钱已经跟从了他的政策主张。
2016年12月15日

货币、信贷弱回升中迎来股市收获季

胡月晓:经济、效益“双升”,将推动股市一波长上涨行情;但低迷市况下的信心不足,新一轮行情需要 “催化剂”。
2016年11月16日

全球债市延续抛售潮

美、英、德、日国债收益率全线上涨,美元走高,投资者押注特朗普的经济刺激承诺将带来加速增长和通胀回归。
2016年11月15日

理解特朗普胜选,寻觅投资机会

夏春:特朗普胜选后,政策不确定性会传到资本市场,包括投资者信心不足,风险偏好降低和企业投资意愿减少。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如何发展衍生金融市场?

欧阳辉、孟茹静:中国股市、债市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衍生品市场却差之甚远,这阻碍了资本市场进一步成熟。
2016年10月25日

格罗斯焦虑与中国交易员的安静

2015年股市崩溃已让市场尝到甜头,基于房地产贷款不可持续性和房价泡沫化的担忧,债券类资产或再次因为风险偏好的趋于保守而受益。
2016年9月27日

对冲基金面临动荡市场的考验

李海涛:中国上半年资本市场监管整体趋严,在弱市场和强监管双重挤压下,对冲基金规模收缩,同时表现不佳。
2016年8月19日

对冲基金6月暂获佳绩

受益于做多日元和美元及做空英镑,宏观对冲基金创2010年以来单月最大涨幅,但低利率环境使该行业面临挑战。
2016年7月13日

英国退欧风暴不足惧

陈敏兰:英国退欧使某些机会消失,但也带来新机遇。一些投资领域表现稳健,足以支持风险偏好温和上升。
2016年7月25日

英国退欧:流动性泛滥终结前奏

负利率债券交易已成博傻游戏。负利率对实体经济的最大危害,就是让社会财富和资源再分配向极不平等方向发展。
2016年7月4日

英退欧公投后投资者的短期抉择

英国退欧靴子落地后,到9月联储下一次加息时点之前,或为较好的投资窗口期,其间除了贵金属外,其它资产难有上佳表现。
2016年6月24日

英国退欧公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夏春:英国脱欧可能性一旦继续加大,全球资本市场都会受到冲击。避险资金将追逐政府债券、美元、日元和黄金。
2016年6月24日

中国债市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FT中文网首席财经评论员徐瑾: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债市上的违约不过是零星浮现。但从趋势来看,这只是违约潮流的开始,风险正在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国企和央企。
2016年4月28日

通胀上升推升资本市场分化

胡月晓:货币增速因基础货币增长放缓将趋回落;短期通涨上升或超预期,政策收紧预期或再现,加上年报集中公布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降低,股市短期调整压力上升。
2016年4月11日

中国开放银行间债市的意义

联博亚太固定收益主管布里斯科:中国对境外投资者全面开放银行间债市,使中国债市朝着被纳入全球债券市场指数的方向迈出了几步。而如果中国债市被纳入全球指数,可能引来2.5万亿美元资金。
2016年3月3日

中国放开银行间债市或引入数万亿美元资金

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养老基金在内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被一同授予投资中国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权利。分析人士称这会在全球引发资产组合的大幅度配置调整。
2016年3月3日

亚洲家庭债务飙升的风险

国内信贷增长以及迅速膨胀的家庭债务曾使得很多亚洲经济体保持繁荣。但是如果债务变得不可持续、家庭开始去杠杆,这些债务可能就会开始拉GDP的后腿。
2016年2月14日

“一带一路”背后的人民币国际化抱负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数年,不仅中资机构在离岸债券市场上的活跃度将显著提高,而且人民币作为国际债市中的重要货币,其影响力也将日渐加大。
2015年12月14日

储备的危机和新世界秩序

交银国际洪灏:从SDR的总量和人民币比重导出的增量资金估算,并推论人民币汇率走强的逻辑并不正确。如果眼光只停留在新增债券流动性等,那么我们可能忽略了森林及其中隐藏的机会。
2015年12月3日

危中有机:一窥困境证券投资策略

FT中文网撰稿人夏春:世行与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失去的十年”不再遥远,鉴于过往困境证券策略年化回报的优异表现,不妨了解该策略被“低估”的价值。
2015年10月20日
|‹上一页‹‹56789101112131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