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全球经济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全球经济
关注
2021年全球经济:疫情后的修复式增长
程实、王宇哲:高估值市场出现系统性调整的金融风险值得警惕,数字经济集体进化有望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2020年11月23日
通货膨胀可能卷土重来
沃尔夫:《人口大逆转》一书指出,世界经济的范式将改变,低通胀、高负债的时代即将终结。
2020年11月19日
从10个方面看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
沃尔夫:新冠疫情将对商业、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巨大长期后果。很多事情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猜到其中一些,但仍有很多未知数。
2020年11月5日
民粹主义和疫情之下的世界经济秩序
早在2017年初卸任副总统之前,拜登就表示他对全球化抱有忧虑。四年后的今天,民粹主义的破坏力量与疫情结合起来,让形势变得更为复杂。
2020年11月4日
勿对中国的崛起视若不见
达里奥:长期来看,决定国家成败的是一些永恒和普遍的真理。按照一些客观衡量标准对比中国和美国,会发现基本面显然有利于中国。
2020年10月27日
淘尽黄沙,一场反常识危机
张原峰:地缘政治斗争造成的紧张国际关系,会使高纯石英沙加速成为战略性关键资源,从而引发对高品位矿场资源的全球性争夺。
2020年10月23日
分析:欧洲第二波新冠疫情致死率缘何下降
自夏末以来,欧洲各地的新冠感染人数再次出现激增,但与第一波疫情相比,新冠患者的存活率似乎有所提高。
2020年10月23日
后疫情时代全球政经如何演绎?
周茂华:近年来,全球政经极不平静,尤其疫情爆发后,全球政局更加波动,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后疫情时代又将如何演绎,如何破局?
2020年10月16日
FT社评:全球经济复苏极不均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中国将增长1.9%,美国和欧洲各经济体则预计经历大幅收缩。
2020年10月16日
IMF:新冠疫情将对生活水平造成“持久损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摆脱新冠危机的复苏期将是“漫长、不平衡和不确定的”,政府可能需要考虑对富人和公司增税。
2020年10月14日
新冠疫情中的金融市场:交易与情绪的博弈
周浩:回顾此次前所未有的公共健康危机对于金融市场的冲击,以及金融市场对于未知风险的反应,对未来有何启发?
2020年10月13日
预测诺奖主题:贫富差距与房价波动比想象的可怕
夏春:本文分析今年可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这对我们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至关重要。
2020年10月12日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疲弱且不均
布鲁金斯学会-FT全球经济复苏追踪指数显示,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远未到位,而新兴市场的形势更糟,只有中国强劲复苏。
2020年10月12日
IMF总裁:新冠“灾难还远未结束”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下周开会之前,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发达经济体“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以实现最佳的可能的复苏。
2020年10月7日
皮凯蒂介绍《21世纪资本论》纪录片
曼斯:这位法国经济学家的577页畅销书被改编成100分钟纪录片,以跨越几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讲述资本积累的故事,书中的图表被影视剧片段取代。
2020年9月28日
下一场金融危机可能很快到来
邰蒂:尽管这次的金融危机可能不会像2008年那样忽然爆发,但长期压力可能严重损害经济,危险的意外事件很容易爆发。
2020年9月27日
数字经济加速进化的细节
程实、高欣弘:2020年疫情的场景转换催化出数字经济加速进化与重心下沉,眼下企业中报出炉,其中蕴藏的细节验明了数字经济的路径探索与价值发现。
2020年9月11日
后安倍时代的“安倍经济学”
沈建光:疫后全球进一步走向“日本化”,日本的问题也在困扰欧美,安倍经济学的成功和不足都值得借鉴和总结。
2020年9月9日
新冠疫情鼓励政府乱撮合企业
疫情期间,日本官员们认为自己可以积极推动行业整合,但他们忘记了本田等企业对发号施令的政府官员的蔑视。
2020年9月8日
新冠疫情点燃创造性破坏过程
朱利叶斯:后疫情阶段的复苏,伴随着新公司、新模式和新机会的涌现,这虽然会带来一些紊乱,但并不能因此望而却步。
2020年9月2日
全球股市完成1986年以来的“最强劲8月”
今年8月,MSCI发达市场指数上涨6.6%,为34年来同比最高涨幅。全球各大经济体步入复苏轨道的迹象缓解了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2020年9月1日
“双循环”:被动收缩还是主动出击?
邓宇: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有许多障碍;“双循环”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三个不平衡。
2020年8月19日
中美经贸脱钩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福鲁哈尔:可以想象,世界有可能出现中美两个完全独立的消费和生产生态系统,尽管在此之前会经历一个痛苦而坎坷的过程。
2020年8月11日
麦肯锡:全球供应链将出现重组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企业在未来五年可能将其全球产品采购的四分之一转移至新的国家,同时供应链面临的威胁正在危及利润。
2020年8月10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3日
2.
北京考虑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全球股市上涨
3.
中国释放出与美国开启贸易谈判的信号
4.
华为深圳工厂揭示其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新突破
5.
丰田警告:挑战中国在氢能汽车领域领先地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6.
36岁是新的60岁
7.
中国如何悄然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实现多元化
8.
通过危机诞生的新经济明星
9.
珍妮特•耶伦警告称,特朗普关税将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10.
中国、俄罗斯与欧亚大陆的重塑
|‹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