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美联储:知错就改,下次还犯?

许小年:发达国家这一轮通胀是如何发生的?表面和俄乌战争以及新冠疫情有关,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不是美联储第一次犯错误。
2022年8月24日

特朗普:美国民众套向跨国资本“野马”的缰绳

张小彩: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盛行40年,但所带来的问题也到了无法回避的程度,存在诸多“政治正确”的无解难题。
2017年2月23日

“死狗”凯恩斯:纪念《通论》发表80周年

凯恩斯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于,人们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其思想。在举国通说“供给侧”时,也许只有“死狗”凯恩斯才能拯救我们。
2016年6月23日

凯恩斯主义的现实边界

伍戈、谢洁玉:拿来主义之下,人们只看到凯恩斯的结论,忽视其约束条件和政策边界;在凯恩斯主义框架下,许多宏观政策效果有待观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否还有效?
2016年6月14日

中国拥抱“供给经济学”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与凯恩斯主义的立杆见影不同,供给经济学要求的是大胆的减税、痛苦的结构性调整、自我革命的简政放权。政治家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
2015年11月26日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与“新新常态”

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发达国家可以进行超越凯恩斯主义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给发达国家创造结构改革的空间,让它们恢复经济正常增长,也可以给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创造更好条件。这种状态我称为“新新常态”。
2012年11月4日

克鲁格曼的自私药方

中国《第一财经日报》徐以升:在新书《现在终结萧条!》中,克鲁格曼开出以高通胀来削减美国债务的药方,丝毫未考虑对别国的影响,而QE3也是在迈向这个方向。
2012年9月26日

谁在对经济问题胡扯?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我的朋友提姆•康登致函本报称:“财政主义者的凯恩斯主义,就像历史一样,是胡说八道”。我想说的是,他自己对历史的借用是胡扯。
2011年6月9日

林毅夫:超越凯恩斯主义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发达国家产能利用率不足是当前全球经济的深层次问题。面对一系列财政与货币政策困境,我们需要超越凯恩斯主义。
2011年1月26日

毫无长进的现代凯恩斯主义者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格森:现代凯恩斯主义者不应忘记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犯下的政策错误。但他们没有从这几十年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汲取一丁点儿教训。
2010年7月28日

现在流行穿凯恩斯的外衣

读者潇湘楚鬼:毫无疑问:凯恩斯主义成了解决金融危机的首选药方。历史上,每到这种时候,我们就为先贤卓越的智慧所震撼:为什么他们的思想到现在仍然重要?
2009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