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华尔街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华尔街
关注
“占领华尔街”一周年 纽约爆发抗议
抗议者称希望提醒公众占领运动并未消亡,警方逮捕多名抗议者
2012年9月18日
华尔街银行大举涉足石油供应业
反映出油价高企对资金短缺的独立炼油厂的影响,这些厂商被迫向银行寻求融资
2012年7月16日
华尔街“拥抱”社交媒体
以摩根士丹利为首,各金融企业开始使用社交媒体。同时,它们也受到一些严格规则的限制。总体而言,金融企业接受社交媒体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2012年9月4日
彭博大力拓展产业研究部门
其全球产业研究服务部门已聘用超过100名员工,提供的服务曾是华尔街股票分析师们的专长
2012年6月26日
由“嫉妒高盛”到“嫉妒贝莱德”
FT专栏作家邰蒂:六年前,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到处弥漫着一种“嫉妒高盛”的情绪。而今,“嫉妒”对象似乎变成了贝莱德。为什么?
2012年6月20日
贝尔斯登前高管与投资者达成和解协议
同意支付2.75亿美元,了结对他们在贝尔斯登濒临破产时误导投资者的指控
2012年6月8日
高盛推迟启动企业债券交易平台
这家投行进军固定收益产品电子交易的努力受到一系列“后勤问题”的困扰
2012年5月29日
信用衍生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信用衍生品是摩根大通在上世纪90年代创造出的“智力结晶”,如今,摩根大通的亏损提醒人们,通过将对冲成本降至最低的做法充满危险性。
2012年5月21日
AIG前CEO的特权意识
FT专栏作家约翰•加普:格林伯格的这种特权意识在华尔街高管中十分普遍,他们认为政府只应为他们雪中送炭,而不应要求他们为特权付出代价。
2011年11月29日
“占领华尔街”抗议者与警察冲突
抗议者堵塞了纽约证交所附近的街道,但未能迫使纽交所停止运营
2011年11月18日
华尔街革命能走多远?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过度金融和人性贪婪,已经让金融背离了它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使命,让金融家们成了“全民公敌”。但要治理这一问题,却是困难重重。
2011年10月14日
没有华尔街,就没有美利坚之辉煌
读者yakins:人民占领华尔街的动机,是对华尔街长期独立于美国社会的“独特”利益分配体系表达不满,而并不是要摧毁华尔街。
2011年10月9日
高盛第二季度盈利低于预期
该行受到交易放缓的影响,还缩小了对金融市场的风险敞口
2011年7月20日
华尔街的餐饮福利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顾及:平日工作超过7点就有25美金的晚餐福利,如何把这项福利用足,华尔街银行家们施展了惊人的创意。
2011年7月19日
华尔街的“黑匣子”
FT专栏作家加普:华尔街银行不希望将衍生品交易转移到交易所和清算机构进行,这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带来巨额利润的固定收益和衍生品交易“黑匣子”大白于天下。
2011年6月28日
华尔街银行拟减少对美国国债依赖
为预防美国国债纷争导致的市场波动,一些大银行正准备增持现金,减持美国国债
2011年6月13日
华尔街仍面临司法审判
FT专栏作家加普:时隔这么久,现在再对华尔街在危机期间的犯罪行为采取行动,难度很大,但人们仍值得付出努力。
2011年5月25日
贪婪必被捉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主编祖克曼:陪审团裁定拉贾那纳姆14项罪名全部成立,这可能是公共和私人领域关于内幕交易辩论的转折点。
2011年5月24日
好莱坞大片般的内幕交易案
这恰似一部充满戏剧性场面的好莱坞大片。在拉贾•拉贾那纳姆内幕交易案中,我们看到朋友反水、美女交易员爆粗口以公司高层泄密等好戏。
2011年5月17日
内幕交易的狂欢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法学教授帕特诺伊:虽然拉贾那纳姆被判有罪,但此案最终将为那些试图通过内幕交易牟利的人提供一份“指南”,催生更多不易被抓的内幕交易。
2011年5月16日
帆船基金丑闻牵出大人物
对冲基金帆船集团创始人拉贾那纳姆的内部交易案件,暴露出了一些知名公司内部合规与治理体系的缺陷。交易员能够利用私交深入管理层,获取到机密信息。
2011年5月13日
拉贾那纳姆被判有罪是好事
FT专栏作家加普:华尔街应当对拉贾那纳姆的判决感到高兴。如果公众形成了金融业人士不仅工资过高、还经常违法的牢固看法,其后果将是华尔街无力承担的。
2011年5月13日
美国对冲基金大亨被判内幕交易罪成
拉贾那纳姆被判有罪是美国政府打击华尔街不当行为的一大胜利
2011年5月12日
摩根士丹利宣布延付60%年终奖金
宣布延迟支付2010年员工奖金的60%,反映出金融危机之后华尔街的新现实
2011年1月21日
热门文章
1.
面上减税,背地搞钱——“美丽大法案”解析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24日
3.
特朗普对美元全球地位的破坏
4.
“一报还一报”与中美关税战
5.
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大而美”税收法案
6.
世界秩序的十字路口
7.
日本人口危机达到临界点
8.
半导体国际分工体系迎来拐点
9.
比亚迪的欧洲攻势见效了吗?
10.
涉嫌强奸而被捕的正厅级——一个样本观察
|‹
上一页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