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国企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国企
关注
国进民退中的中国私企
过去十年间,大型国企与私营企业间的冲突在中国日益频发,而胜利者往往是国企。政府内外对是否需要遏制这一趋势的辩论延伸到了“十八大”上。
2012年11月13日
国企里来了85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看着美剧、日韩剧和“康熙来了”长大的这一群人,对权力的敬畏没那么深入骨髓,而对个人权利的理解却相当丰满。
2012年11月7日
中国石油否认董事长失踪
在中国最高领导层换届之际,大型国企领导人受到公众密切关注
2012年9月6日
陈九霖:国企老板不好当
陈九霖的央企生涯历经大跌宕。他曾带领中国航油(新加坡)扭亏为盈,也是首个因内幕交易罪而在国外获刑的央企高管。他在与FT中文网的专访中,谈及“国企情结”。
2012年9月6日
如何从“五百强”到“大而强”?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朱宁:上榜财富500强的大陆企业仍大多是国企。国企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盈利能力和股市表现却不令人满意,问题在哪里?
2012年7月27日
中国国企改革是个政治问题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张立伟:最近中国国企改革论战再次白热化,而国企改革之所以艰难,也不全是既得利益部门的阻碍,而是其关系到中国权力结构的变动。
2012年6月15日
H股前景不明或拖累香港股市
香港恒生指数今年的开年表现,为90年代中以来最好的一次,但投资者理应保持谨慎,因为占恒生指数一半权重的中国国企中,很多盈利前景极不确定。
2012年2月7日
中国国企变身“影子银行”
越来越多中国国有企业正在利用它们从银行系统融资的便利,向其它企业放贷。有分析师估计,目前的影子放贷机构当中有90%为国有企业,突显出中国经济的扭曲。
2011年9月7日
中国国企改革不能停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王泽基、解青:对于深化国企改革,很多中国经济学家都给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方向指明了,操作步骤也列出了,最后需要的就是政府的勇气和决心。
2011年8月4日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丰田”
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中国国企的一大弱点,是缺乏应对“真正的竞争”经验。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须增强创造力,而不再简单模仿。
2011年6月15日
媒体札记:“倒三峡”大潮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上周国务院会议公开表述三峡工程的“不利影响”后,一些反对者得到了激励。过去受限的意见得到政府公告“背书”,网络响应者众。
2011年5月23日
信贷助推中国国企利润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中国国企长期以来靠信贷优惠获得超额利润。如果国企支付按私企标准计算的利率,这部分利润就消失了。
2011年5月16日
中国国企政策是政治需要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白鹤鸣:今年中国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有进有退”,这并非新词。但学习政府报告,不仅要关注政府说了什么,还要关注政府没说什么。
2011年3月10日
国企分红不容推辞
FT中文网撰稿人吴锋:中国国企大部分利润来自国家权力支持的垄断,这可以看成是对社会的额外税收。“两会”能否把社会对此的关注,变成现实中对国企分红的约束?
2011年3月9日
国企利润“存着”还不够
读者warcow:国企有两个功能,一是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帮助稳定国家经济。而在我国,国企“增值”部分用来做什么,答案十分模糊,亟需通过立法加以确认。
2011年3月8日
中国高管人才争夺战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中国运作的外企正在缩减开支。而中国国有企业在过去两年里得到了巨额注资,这使得它们能够开出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高级管理人才。
2011年2月22日
中国调高央企红利上缴比例
有助于恢复经济平衡,并为投资不足的公共服务输入更多资金
2010年12月31日
调查:中国人不再视外企为“金饭碗”
万宝盛华的一项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正丧失“最高薪雇主”的地位,留住中国籍高管的难度加大
2010年11月10日
中国国企定位之争(下)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宁远:建立民有的制度环境和现实语境,变“民营”为“民有”,变“国有”为“国民之有”,如同变“国营”为“国有”一样,将会是相当漫长的历程。
2010年9月14日
中国国企定位之争(上)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宁远:国家二字一带上,市场其它的一般竞争者先天就矮了三分。拥有再强大的国企,如果不能实现民富也不能走向国强。
2010年9月13日
警惕国企“抱团垄断”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陈杰人:中国国有企业的“抱团垄断”,实则是中国国企小团体利益与民众公共利益严重对抗的缩影。
2010年9月9日
恐红症使美国错失中国投资
FT亚洲版主编皮林:多数美国官员审核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时,看到的只有中国国旗的红色。如果他们坚持这种态度,中国资本就会流向他处。
2010年8月9日
国营企业真是利大于弊么?
2009年11月27日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
读者Tanjc认为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缺乏远见,也没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游戏规则。
2009年11月3日
热门文章
1.
贸易战下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2.
中美金融战:王牌在谁手里?
3.
美国国会要求强制25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退市
4.
日本为什么在大拆大建?
5.
印度发动军事打击后,巴基斯坦誓言报复
6.
马斯克黯然离开华盛顿
7.
中美将启动正式贸易谈判
8.
再见,巴菲特
9.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10.
每周时事分析:没人敢担保普京阅兵安全
上一页
‹‹
1
2
3
4
5
6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