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媒体札记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媒体札记
关注
媒体札记:你实名了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一经颁布,即成为震动中国互联网舆论的头条新闻。反对者认为微博实名制措施侵犯言论自由。
2011年12月19日
媒体札记:PM2.5的味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上周北京的阴霾天气令一些民众恐慌,对官方口径的狐疑和怨气再次汇聚。与此同时,一些持不同立场的媒体间再次发生口水战。
2011年12月12日
媒体札记:倡导“好风气”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中国官方加大打击网络谣言,被广泛视为“开明”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奉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北京日报》也都呼吁媒体多做正面报道。
2011年12月5日
媒体札记:校车外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这本是相对平静的一周,至少没有出现足以震惊全国的恶性、负面事件。但难得的平静还是在周六被打破了,因为一则外交部网站上的稿件。
2011年11月29日
媒体札记:汉奸与五毛
FT专栏作家徐达内:由“孔和尚”公开斥责南方系媒体而起的骂战具有延续性和娱乐性。有关公众人物发言礼仪的讨论结束后,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对峙才是议题实质。
2011年11月21日
媒体札记:“窝囊”怪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发生在深圳的联防队员入室强奸、丈夫不敢做声的事件,让观者五味杂陈。但“窝囊”怪谁的问题还没解决,媒体伦理的纠结已迅速泛起。
2011年11月14日
媒体札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公共议题中,像“援欧”这样的在“两个舆论场”中观点基本一致的,已属少见,更多的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如北京空气质量之辩。
2011年11月7日
媒体札记:文化强国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宣传官员调动媒体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改革攻势。在“文化强国”号角下,与“限娱令”并行的另一个战线正是整治网络谣言。
2011年10月31日
媒体札记:小悦悦之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那个名叫小悦悦的女童遭遇悲剧之后,中国社会涌动了一场混杂痛苦自责、愤世嫉俗、哀声叹气、拍案而起的大规模全民检讨。
2011年10月21日
媒体札记:革命百年之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一周以来中国社会对辛亥百年的回顾中,取向差异不仅体现在官方与网络舆论场之间,也体现在由民间意见领袖掌握麦克风的媒体渠道中。
2011年10月14日
媒体札记:纪念乔布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五大门户将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抗议金融资本家运动的进展暂且搁下,把最醒目的位置留给“25年来最成功的CEO”。
2011年10月8日
媒体札记:地窖与天宫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一周里“糟糕事”频发。与列车斗殴相比,另一桩命案更具备抓住中国受众的畅销元素——因为除了暴力之外,它还有性,以及百试不爽的主角:公务员。
2011年9月30日
媒体札记:你爸爸是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有微博调侃:“老子是儿子的通行证,儿子是老子的墓志铭。”“X二代”仗势欺人的故事在各地流传,例如马文聪,例如“京城四少”。
2011年9月23日
媒体札记:五毛党和八毛党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缝肛门”余波仍在,深圳又陷入“八毛门”。人民日报直问《医生为何总被质疑》,称媒体在娱乐中赚足眼球,医生成为“沉默的羔羊”。
2011年9月16日
媒体札记:钦差腐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就在央视记者对美国大使坐经济舱的提问引发争论时,湖北省委一个巡视组被曝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时20余天花费80万元。
2011年9月15日
媒体札记:该拿郭美美怎么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像蝴蝶翅膀一样掀起慈善危机风暴、又通过郎咸平访谈“股神”归来之后,有关这个90后女孩的“第三季”幻化成了一场新闻业务争论。
2011年9月14日
媒体札记:中秋之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对时评家来说,“邵氏弃儿”的苦痛言犹在耳,“永不团圆的中秋节”又让他们把愤怒投向了邵阳这个湖南小城的官员。
2011年9月13日
媒体札记:“四大名爹”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李双江的认错态度为他在网络间赢得些许谅解,但更流行的是嘲讽。关于教育,关于暴力,关于阶层分化,关于社会稳定,媒体仍在大讨论。
2011年9月9日
媒体札记:李双江与药庆卫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如果确实有李双江之子这样嚣张跋扈的“军二代”,那么药家受困“军二代”之名而成为泄愤目标就在所难免。这是时代的伤口,不只八刀。
2011年9月8日
媒体札记:“核心利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首次出现在政府公开文件,“政治制度”则进入了中国“核心利益圈”。
2011年9月7日
媒体札记:“有那么难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好人做不得”的世道感叹在上周就已深入人心,武汉发生的悲剧增加了这种苦涩感。有意见领袖站出来高喝 “别故意放大社会冷漠”。
2011年9月6日
媒体札记:“就是骗你的”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渤海湾漏油事故中,在“监管不力”的海洋局、“纵容瞒报”的中海油和“歧视国人”的康菲三者之间,民众的愤怒更多落在了后者身上。
2011年9月5日
媒体札记:“人质重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根据报道,南京市公安局进行了一场成功解救。但陈杰人等民间人士借助网络平台持续质疑,把特警英勇、家属感激的团圆场子给砸了。
2011年9月2日
媒体札记:刑诉法,进步退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一些观察者认为中国媒体有阵营之分,环球系与南方系分属两端,这种对峙在围绕刑诉法修改草案是否是“倒退”的争论中,又有呈现。
2011年9月1日
热门文章
1.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2.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3.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4.
克什米尔的炮声在日内瓦回响
5.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7.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8.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9.
中美同意削减关税
10.
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的漫漫长路
|‹
上一页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