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存款准备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存款准备金
关注
降准之后的市场信号
樊磊:央行降准令市场颇为意外,也引发了不同解读。资本市场反馈如何?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也在持续升温,货币政策将存在进一步宽松的可能。
2021年7月26日
降准之后,预见降息
胡月晓:降准不会对货币平稳局面产生影响,货币增速也不会持续提高。尽管短期的通胀压力延缓了降息的出台,但降息对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必要性,一直不能消除。
2021年7月11日
中国央行本次降准的真实信号是什么?
钟正生、张璐:本次降准对市场而言可谓突如其来。在此之前,市场讨论的一个焦点还在于,高通胀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否会跟随美联储而收紧。
2021年7月11日
降准来了,宽松只是开始
徐瑾:下一步宽松会走到什么程度?形势恶化后,还有后手;债转股只是看起来很美,中国债务或高杠杆问题,要害在于资产质量而不在于速度、总量。
2018年6月25日
中国央行降准的三重政策含义
徐瑾:时隔两年之后,中国央行选择再次降准。本次降准不能视为全面放松,而是结构化去杠杆战略下的金融布局。
2018年6月20日
中国降准能否引领G20?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央行有意引领G20协力刺激经济,也是作为东道主对G20声明的回应;未来需放松财政政策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其他主要国家也维持宽松政策。
2016年3月1日
降准、微刺激,改革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李克强的经济目标从年初“7.5%左右”到“7.5%”,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首先要厘清三点误会,放松是为了给改革留出时间。
2015年2月27日
新供给主义的三大稳增长主张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钱荒”以来的资本供给短缺及高昂融资成本,是本轮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首要原因,未来应对在于降准减税,激活股市。
2014年5月8日
质疑中国央行透明度
财经媒体人由曦:中国央行此次扩大存准金缴纳基数,据市场估算,效果或相当于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仅以通知下发商业银行,透明度值得商榷。
2011年9月5日
中国扩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
意在遏制表外放贷,估计将冻结约9000亿元人民币
2011年8月30日
中国收紧政策无阻银行业绩增长
从中国农业银行第一季度的业绩看,中国政府在过去数月放缓信贷增长、向家庭消费倾斜的努力并未取得多大成效。农行放贷增长5.2%,仍然严重偏向企业。
2011年4月28日
中国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自1月20日起,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官方准备金率将升至19%,此举旨在遏制通胀
2011年1月14日
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什么?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从中国央行近期上调央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来看,中国实体经济回复的速度已经超预期,信贷需求也开始迅速,央行必须通过价格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市场实现真正“降温”。
2010年1月13日
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各界越来越担心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胀之际,中国央行试图收紧货币政策
2010年1月13日
准备金率“提前”上调的信号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中国央行的动作之快,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无论此次上调准备金率是“先手”还是“后手”,都突现了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的难题。
2010年1月13日
热门文章
1.
面上减税,背地搞钱——“美丽大法案”解析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24日
3.
特朗普对美元全球地位的破坏
4.
“一报还一报”与中美关税战
5.
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大而美”税收法案
6.
延迟退休的明天,是无退休时代吗?
7.
世界秩序的十字路口
8.
日本人口危机达到临界点
9.
中美之间,没那么容易判断输赢
10.
半导体国际分工体系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