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温家宝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温家宝
关注
分析:温家宝十年功过褒贬不一
即将离开政坛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大年会上作了第十次、也是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对其十年总理任期,各方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影帝”的又一场表演,但也有人认为,历史将对温家宝作出更为正面的评判。
2013年3月6日
胡温执政的十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贾尔斯•钱斯:胡温执政十年的成绩不可忽视,在危机中维持了稳定,国力迅速提升,但也许他们没有利用大好时机来推进结构性改革。
2012年11月14日
温家宝家人拟就争议报道采取法律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某些报道抹黑中国
2012年10月29日
中国经济政策的教训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对比疲弱宏观数据,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从历史周期看,中国经济或已筑底,开始走出十余年来最长萧条期,但需谨防再度“播下刺激,收获衰退”。
2012年10月19日
温家宝将留下哪些经济政治遗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张广昭:温家宝的政治遗产,或许不在于政改实质推动了多少,而在于他引发了党内和民间的一场政改讨论思潮。
2012年9月14日
温家宝交出“政绩单”
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的主旨演讲,可能是他明年离任前最后一次在国际重大场合亮相。借这次契机,他全面评价自己的十年任期,是一份提早的“卸任演说”。
2012年9月28日
FT社评:再创中国经济奇迹
中国经济今年放缓,可能是未来麻烦的种子,也可能是更大成功的跳板。要刺激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应当鼓励消费者支出,并改革银行业,让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
2012年5月23日
新一轮经济刺激号角已经吹响?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温家宝表态可解读为决策层对“稳增长”担忧明显,或是新一轮刺激政策号角,未来应适当调整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严格控制。
2012年5月22日
保投资和扩内需是“稳增长”关键
中国财经评论员周子勋:随着消费和国内投资后劲不足及工业增加值持续下滑,保增长将成为中国主要政策目标,而保证投资以及扩大内需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2012年5月22日
温家宝呼吁推动稳增长
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尽管他的措辞与以往相比只有细微变化,但这番话引发亚洲股市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强劲反弹。
2012年5月22日
温家宝:警惕文革悲剧重演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他最后一次人大记者会上表示,“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在中国并没有完全清除。
2012年3月15日
FT社评:中国站在十字路口
温家宝的警告没错:走薄熙来式的政治道路,会把中国引上错误方向,与更加开放的法治社会背道而驰,倒退到更加反复无常、更加危险的民粹主义政治道路上。
2012年3月15日
温总理未尽的经济改革
FT中文网财经评论员徐瑾:温家宝曾评价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在他任期进入最后一年时,这些问题依然严峻,“失衡”从外部转移至内部,改革更为紧迫。
2012年3月14日
中国改革再起步
FT中文网撰稿人赵信:温家宝以“慷慨誓师”般的语调谈论改革,印证了中国领导人面临的改革阻力。但他对改革倒退的警告,显示中国政府在改革道路上的探索仍在继续。
2012年3月14日
总编辑“两会”日记:3月5日
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人民大会堂听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掌声不少,但并不热烈。“雷鸣般掌声”的时代已经过去,或许反映了代表们问政意识的增强。
2012年3月6日
温家宝总理的经济账
FT中文网财经评论员徐瑾:温家宝对2012年经济目标的制定,从官方层面认可了经济增长放缓的前景。更务实的经济目标,也为未来改革预留了腾挪空间。
2012年3月5日
温家宝再谈民生
FT中文网撰稿人赵信: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关注民生,但许多内容仍是大方向政治正确,而可操作性措施付诸阙如。减少政府权力、鼓励进一步市场化才是关键。
2012年3月5日
东亚峰会突显美中分歧
中国总理温家宝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亚领导人峰会间隙举行了会谈,此次峰会讨论了南中国海纠纷以及有争议的美军进驻澳大利亚基地的计划。中国含蓄地警告美国,不欢迎美国卷入南海争端。
2011年11月21日
温家宝的“达沃斯讯息”
通过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温家宝似乎希望在西方面临经济困难之际,借重申过去所作的承诺,换取欧美在一些迟迟不愿妥协的老问题上让步。
2011年9月14日
欧债:买卖还是人情?
FT中文网财经编辑徐瑾:中国有句老话,买卖不成人情在。如今中国总理温家宝赋予了“朋友”更多意蕴,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了北京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信号。
2011年9月14日
温家宝发出的货币政策信号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温家宝《求是》文章,伴随着8月数据带来的通胀预期降温,或许意味着年内货币政策将是“三不”: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
2011年9月6日
中国当不了欧洲“救星”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霍尔斯拉格:温家宝访问欧洲期间,中国与英、德等国签署了巨额经贸协议。但指望中国把欧洲救出经济困境的想法并不利于欧中关系。
2011年6月29日
温家宝访德期间中德达成多项协议
协议总价值150亿美元,包括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和开发碳捕获系统
2011年6月29日
FT社评:欧中和则两利
温家宝此次访欧期间,各方应把关注重点放在欧中合作的好处。国际政治和经济的未来,都取决于崛起中的中国能否维持它与西方世界的合作关系。
2011年6月28日
热门文章
1.
面上减税,背地搞钱——“美丽大法案”解析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24日
3.
特朗普对美元全球地位的破坏
4.
“一报还一报”与中美关税战
5.
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大而美”税收法案
6.
延迟退休的明天,是无退休时代吗?
7.
世界秩序的十字路口
8.
日本人口危机达到临界点
9.
中美之间,没那么容易判断输赢
10.
半导体国际分工体系迎来拐点
1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