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莫言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莫言
关注
莫言打油诗引起笔墨官司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对莫言有关重庆唱红打黑的诗作,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打了场笔墨官司。
2013年4月2日
刘再复、许纪霖谈莫言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东西方学界的争议声不断。FT中文网采访了旅美华裔学者刘再复教授与中国学者许纪霖教授,从截然相反的两个视角畅谈“莫言现象”的争议所涉及的种种议题。
2013年1月18日
文学是否还有救赎的力量?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剑梅:莫言延续了鲁迅“救救孩子”的主题,阎连科写过“孩子救救我们”的主题,高行健最强调“自救”。
2012年12月11日
电影中的莫言
电影投资人金娜:中国电影若能因诺贝尔文学奖的抵达,从市场一极向文学一极靠拢,将是惠及中国读者与观众,以及中国作家的好事。
2012年10月17日
勿将莫言图腾化
台湾传媒人杨艾俐:莫言得奖后,我震撼于文学和政治的牵扯,几派人的尖锐对立。莫言似乎成了图腾,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似乎没人有兴趣探讨他的内心世界。
2012年10月15日
莫言:我希望他能够尽快获得自由
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称,刘晓波应该有权进行他的研究
2012年10月15日
知识界的沉默之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他的获奖在中国激起巨大波澜。狂欢的中国文学之夜,同时是知识分子的伤心之夜。
2012年10月12日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名中国作家被形容为“福克纳、拉伯雷与狄更斯的混合体”
2012年10月12日
“诺贝尔奖”的中国事实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远举:莫言作品的意义,他的独立,常因他体制内的身份而被忽略。但作为第一个公开的诺奖获得者、一个官员,他担当这份警醒和期望并不为过。
2012年10月12日
莫言:从农家子弟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很多欢呼的中国人看来,作家莫言让中国人“首次”摘得诺奖。此前几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时,北京方面的反应都很尖刻,这次也截然不同。
2013年1月5日
媒体札记:中国!莫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莫言获得诺奖,媒体兴奋、沸腾、井喷,有足够多的中国人在“欣喜相告”,而不出意料的是,嘲讽和批判也在第一时间加大了分贝。
2012年10月12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2.
董小姐:软阶层时代的二代挣扎
3.
贝森特:美国将对无诚意谈判的国家征收最高关税
4.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5.
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重大意义
6.
普京对停火不感兴趣的玄机
7.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俄乌会谈注定无结果,韩国大选结果已定
8.
特朗普的国际新秩序:从山巅之城到丛林现实
9.
发出以色列领导人逮捕令的ICC检察官停职接受调查
10.
特朗普已经抛弃乌克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