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虎妈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虎妈
关注
谁能拦住新一代虎爸虎妈?
刘易斯:中国政府正在整顿教培行业,希望通过减轻课外辅导的经济负担来提振出生率。但中国的家长们可能不会买账。
2021年5月27日
蔡美儿和美国精英体制的大小谎言
卢斯:舆论对蔡美儿事件的反应,是因为该事件恰好印证了他们认为美国精英体制被做了手脚的看法。
2019年6月17日
“虎妈”蔡美儿谈“美国华人”身份
刘裘蒂:蔡美儿认为自己是美国华人,兼具两国文化特征。她说,作为外来人会痛苦,但拥抱这个经历,能得到更多力量。
2019年5月31日
我是如何当妈的?
凯拉韦:阿伦茨致女儿公开信博得一片称赞,我却纳闷,同样是白人职业女性,我俩对为母之道的看法竟如此不同。
2017年3月27日
香港明星补习教师身价超千万美元
在香港,最优秀的补习教师能挣到银行家一样的薪水,并受到流行明星般的崇拜。香港一家补习机构为挖来竞争对手处的一名顶级补习教师,刊登公开信向后者开出8500万港元年薪。
2015年10月16日
探讨“中华性”的美剧
FT驻上海记者沃德米尔:美国广播公司最近在在黄金时段播出《菜鸟新移民》,描述了一个台湾移民家庭在追逐美国梦时遇到的文化冲击。
2015年6月30日
“虎妈”,英国也有!
FT中文网撰稿人何越:如果“虎”指的是严格,英国也有很多虎妈。中国虎妈虎学业,英国虎妈虎做人。妈妈虎不虎,看看孩子的餐桌礼仪就知道了。
2015年6月10日
中国“猫爸”软实力悄然超“虎妈”
中国“虎妈”闻名世界,当然世界各国的父母在养育第一个孩子时都有这种倾向,但似乎80后的中国父母已开始反思,并意识到对幼儿而言,早早开始填鸭式高考教育并不再是好主意。
2015年6月10日
虎妈和伊顿公学的启示
FT专栏作家凯拉韦:虎妈蔡美儿在新书中提到成功三要素是优越感、不安全感和自控力,这可以解释为何越来越多的伊顿公学毕业生成就平平。
2014年2月18日
英国“虎妈”的名校情结
为了让孩子进入贵族学校,英国“虎妈”Laura可谓费尽心机:她约学校老师吃饭、装成警察讨好校长、还试图接近当地名流,以获得推荐。
2013年8月9日
在美国当虎妈
FT中文网撰稿人艾若诚:大多数中国家长在美国实践的严格教育并不比虎妈蔡美儿差多少。中国人到美国留学就业安家的,大多早早给孩子加压。
2013年6月18日
默多克的危机管理
FT撰稿人布劳顿:默多克父子接受质询时的回答,有时就像在上MBA课程。对于管理行家而言,这可是不可错失的机会。
2011年7月21日
“熊猫爸爸”又来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殷紫:“熊猫爸爸”从男性角度出发,认为妈妈们总是很有秩序,讲究细节;而爸爸们能够忍受乱七八糟,更能着眼于大方向。
2011年5月3日
虎妈没说的育儿法则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小白:她一定还有其他育儿法则,只是不那么耸人听闻、不那么吸引眼球,她把它们隐藏了,而那些却是育儿的重要部分。
2011年3月10日
“虎妈”其实一点也不凶
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的新书《虎妈的战歌》在全球引发一场关于如何管教子女的争论。“虎妈”蔡美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文作者深入“虎穴”,一探虚实。
2011年10月19日
“虎妈”启示录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小芭:西方人重视孩子的自尊和独立,中国父母更愿意帮助孩子成长,希望先有成功再有尊重。这说不上孰优孰劣。
2011年2月23日
哪一种育儿经更优越?
《旗帜周刊》高级编辑考德威尔:美国的教育文化是围绕着如何增强孩子自尊心展开的,但美籍华裔母亲蔡美儿却认为,中国式的教育方法是:对成绩不佳的孩子严厉斥责和惩罚,令其感到羞愧。
2011年2月1日
我们为何而工作?
bogeyman|可怕的人物,妖怪 Amy Chua|虎妈蔡美儿 hagwon|韩国的补习学校,以高强度著称 crammer|为应试而死记硬背的人 lyceum|[lai'siəm, 'laisiəm]学会;文化团体 Saigon|西贡,今天的越南胡志明市 libertine|放荡的,浪荡的人 aromatherapy|香薰治疗
2025年5月18日
热门文章
1.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2.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3.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4.
克什米尔的炮声在日内瓦回响
5.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7.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8.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9.
中美同意削减关税
10.
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