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诺贝尔经济学奖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诺贝尔经济学奖
关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出租车
万喆:从科斯到哈特,经历了经济学理论的许多争论与变革。当人们在确定中摸索,发现不确定才是真正的科学。
2016年10月19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缘何颁给契约理论专家?
霍姆斯特姆和哈特的研究并没有说明一份好的合同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帮助当事人想清楚重要的设计问题。
2016年10月11日
博弈论大师纳什死于车祸
诺奖得主、86岁的纳什与精神疾病的长期抗争,曾为影片《美丽心灵》提供灵感
2015年5月25日
经济学家
托马斯•谢林是美国著名学者、经济学家,外交事务、国家安全、核战略以及军备控制方面的研究专家,也是有限战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15年4月24日
席勒:恐惧正驱动资产市场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认为,眼下驱动资产市场的是恐惧。他认为,信贷危机、不平等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全球投资者感到担心。
2015年2月25日
“油价下跌将显著提振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前夕,齐聚达沃斯的知名经济学家对全球经济前景的看法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乐观,但承认复苏仍不平衡,乐观程度也不如一年前。
2015年1月21日
梯若尔:经济学的莫扎特
上海财经大学赵克锋:很难说谁熟悉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新得主梯若尔的各种贡献,这跟其多产和抽象有关。但以国外标准引导中国经济学是否最优?
2014年10月24日
法国学者梯若尔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梯若尔对驯服寡头垄断的研究,推动并改变了监管方式
2014年10月14日
关于让•梯若尔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梯若尔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他对寡头垄断监管理论有何重大发现?他的研究对反垄断政策有何影响?他还有哪些卓越的研究?他获奖的环境是什么?本文将给出答案。
2014年10月15日
帮你赚钱的诺贝尔奖得主
FT专栏作家哈福德:分享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马和席勒合计帮我省下好几千英镑。尽管这两人的理论相互排斥,但其中可能都蕴含着一些道理。
2013年11月6日
席勒也戳不破的泡沫
FT中文网编辑冯涛:诺奖得主席勒认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但用词谨慎,就连他也无法预测这个泡沫破裂的时间。中国楼市的特殊性,让它成了一个坚硬的泡沫。
2013年10月18日
美国三位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位美国学者法玛、汉森和席勒因其对股票、债券等资产价值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研究而获此殊荣
2013年10月14日
Q&A: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
既然我们已然有了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等各种各样的市场,那么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沙普利和罗思所研究的“匹配机制”还有什么意义?
2012年10月17日
经济模型中的两种预期理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邹至庄:有两种假说来决定预期收入:部分调整假说以及理性预期假说。从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经验来看,当经济模型不能预期某些经济变量时,理性预期假说可能错误。
2011年11月14日
美国两名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在许多人眼中,经济学家萨金特与西姆斯的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负有责任。
2011年10月11日
Lex专栏:诺贝尔奖没“恶搞”
在依靠经济模型预测前景的做法饱受质疑之际,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以建模闻名的两位教授,让很多人意外。但将眼下美欧的经济问题归咎于模型,实在有失公平。
2011年10月11日
热门文章
1.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2.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3.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4.
克什米尔的炮声在日内瓦回响
5.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7.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8.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9.
中美同意削减关税
10.
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的漫漫长路
上一页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