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资本与国家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资本与国家
关注
黄裕舜:关税冲突下中国如何深化与东盟关系?
香港大学学者黄裕舜表示,无论是在南海议题、供应链建构,还是最关键的基建投资方面,东盟都是中国必须积极笼络的伙伴。
11小时前
中国是北极的掠夺者吗?
北极治理研究者邹琪表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法律权利边界远远大于美国参与南海事务,中国并非在争夺美国影响力,而是在供给国际公共品。
2025年4月29日
美讯CEO Chris Pereira:关税战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走向“新出海”?
Pereira表示,当前的“风险”是中国企业在走向成熟、走向更高阶段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挑战。这不是谁“针对你”,而是“你正在长大”。
2025年4月25日
葛音:女性如何收获可持续成长?
知名律师、女性赋能公益社群“她成长”创始人葛音表示,个人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提升认知,打破自我设限是拓宽认知边界的首要前提。
2025年4月25日
巴西学者莱特昂:巴西与中国如何推动能源合作?
里卡多•莱特昂表示,中巴双边关系可以成为典范,表明环境紧迫性和经济进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现代发展的互补支柱。
2025年4月18日
如何通过中欧合作,将美国关税危机转化为中企出海新势能?
地缘政治及出海研究学者孙心悦表示,唯有将如今美国的咄咄逼人和欧洲的分裂转化为战略纵深,中企方能在“去风险”浪潮中构建不可替代性。
2025年4月15日
高关税、强监管环境下企业出海如何破局?
Policy Nexus创始人刘天逸表示,目前企业出海面临多重压力,因此企业应构建“大小循环”的供应链供应体系,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2025年4月11日
从国际产业竞争角度看小米汽车撞燃事件的影响
王英良:此事对小米的国内影响只是短期议题,长期的议题是在国际产业中,小米更应该实事求是,奉行驾乘生命至上原则,收敛技术的边界。
2025年4月8日
柬埔寨财政部官员蒋国丰:柬埔寨的发展与投资机遇
蒋国丰表示,中国发展模式为柬埔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尤其是在产业政策发展方面。柬埔寨企业已基于经济实用主义在对华交易中使用人民币。
2025年4月2日
李国权:未来加密货币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
新加坡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表示,美国将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可以设立自身的“加密安全港”,作为重构国际金融秩序、提升话语权的关键支点。
2025年3月28日
公为明:长三角一体化下安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公为明:安徽加入长三角,也是破题之举,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举措。安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25年3月27日
英国学者莱奥尼:乌克兰冲突变局下的欧洲
伦敦国王学院的国防研究助理教授莱奥尼表示,特朗普显然想继续让欧洲国家分裂并远离中国,但该政府制造的混乱也为中欧关系改善提供了机会。
2025年3月21日
未来的中美投资:对冲策略下的选择型耦合
公共政策专家刘天逸表示,中美投资形态正悄然发生变化,资本流动不再是单纯的直接投资,而是以更加多元化、间接化的方式进行渗透和融合。
2025年3月19日
王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如何做成大市场?
上海社科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表示,长三角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取得了积极阶段性成效,但还面临诸多瓶颈和困难。
2025年3月14日
银培萩: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博弈与治理挑战
复旦大学学者银培萩表示,人工智能治理已经变成了一场“全球拔河比赛”,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管体系。
2025年3月13日
美国学者迈克尔•戴蔚森:中美清洁能源合作还有机会吗?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者戴蔚森表示,美中贸易紧张局势正在升级,但也存在谈判机会,这可能有助于畅通美国清洁技术制造业复兴的供应链。
2025年3月7日
从美乌矿业冲突看地缘政治密集型产业竞争
王英良:在大国竞争博弈时代,关键矿产业已成为地缘政治密集型产业,美国率先开始运筹。未来,全球矿业竞争格局将深刻地与地缘政治融合。
2025年3月5日
战略博弈的不确定性与大国兴衰的攻守逻辑
中国海洋大学学者秦立志和方博一表示,“边缘地带”的海陆复合型崛起国,要综合运用随势与造势,重视军事战略手段与大战略的匹配和对接。
2025年2月28日
李巍:中美经济战正在成为恶性螺旋
人民大学教授李巍表示,中美间的每一次制裁与反制裁都在向市场传递负面信号,施压企业减少对对方产供链的依赖。脱钩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2025年2月25日
Policy Nexus创始人刘天逸: 如何理解美国与加拿大的关税冲突?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拆解北美产业链的共生关系,其深层意图在于打造完全服从于美国利益的“后花园经济共同体”。
2025年4月11日
乔治城大学教授卡姆拉瓦:特朗普和科技寡头正在侵蚀美国民主的一些基本原则
卡姆拉瓦表示,民主取决于不同社会群体求同存异的能力,是一个极难长期维持的制度。在新情况下,需要有新的保障措施来保护美国民主。
2025年2月12日
超越矿业竞争:中美相互制裁跨国公司
王英良:下一步,能够深度影响中美关系的变量将集中指向跨国公司。中美如果开启螺旋式制裁,那指向和打击的必然是两国跨国公司。
2025年2月11日
孙心悦:从关税博弈看中企在墨西哥投资新方向
中企正在深化对北美新兴消费市场的战略布局。墨西哥正成为中企开拓拉美市场的战略支点。墨西哥是也是中美博弈下的战略缓冲地带。
2025年2月7日
中美竞争已聚焦于人工智能和关键矿产
王英良:中美在产业领域的竞争会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关键矿产领域。人工智能领域汇聚了芯片、超算系统、人才、市场等诸多复杂要素。
2025年2月5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3日
2.
北京考虑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全球股市上涨
3.
贸易战下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4.
华为深圳工厂揭示其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新突破
5.
中国释放出与美国开启贸易谈判的信号
6.
36岁是新的60岁
7.
丰田警告:挑战中国在氢能汽车领域领先地位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8.
通过危机诞生的新经济明星
9.
中国如何悄然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实现多元化
10.
美国国会要求强制25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退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