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间谍

美国被曝大规模监听法国电信网

30天内访问7000多万次电话通话数据,法国要求美国立即保证“下不为例”
2013年10月22日

巴西总统借联大抨击美国监听行为

称海外间谍行为侵犯人权与国家主权,提议制定国际规范以保障互联网隐私
2013年9月25日

孤独:间谍的最大秘密

FT专栏作家邰蒂:曾被布什政府官员蓄意曝光的中央情报局前卧底特工普莱姆,将通过小说描绘一线特工的悲催经历:在与敌人过招的同时却得不到总部领导的支持。
2013年9月17日

FT社评:互联网监视不应违法

考虑到情报机构记录并分析大量数据的能力,人们需要保持警惕,确保这一能力不被滥用。科技绝不能被用于绕开法律程序。
2013年8月8日

斯诺登事件加深中美战略互疑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袁征:网络安全早已是中美焦点之一。斯诺登事件揭示的美国网络监控和入侵问题将加深中美间的猜疑,迫使各国进一步审视本国网络安全问题。
2013年8月5日

别让斯诺登掩盖真正的网络威胁

Strategic News Service首席执行官安德森:斯诺登事件引发的喧嚣掩盖了对西方来说更重要的问题: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两类致富的国家:发明之国与窃取之国。日本是二战后因窃取而致富的第一个国家。
2013年11月25日

斯诺登获俄罗斯临时庇护签证

这一决策遭到白宫抨击,将成美俄关系新的紧张来源
2013年8月2日

德国人厌恶监控的原因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施特尔岑米勒:“棱镜门”事件在德国激起轩然大波,因为这个话题触到了德国在历史上的敏感点。但德国人也需要思考自由与安全的分界。
2013年11月25日

美军泄密者曼宁被判“通敌罪”不成立

但法庭判决其它20项罪名全部成立
2013年7月31日

前CIA局长:华为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

海登这番言论比此前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评价更为负面,华为否认指控
2013年7月19日

欧洲隐私保护不比美国好

霍金路伟律师事务所全球隐私与信息管理负责人沃尔夫:很少有国家具备与美国相当的司法授权和立法监督框架,欧洲人应该看看本国情报机构是如何监听个人信息的。
2013年7月17日

斯诺登向俄罗斯申请临时避难

按普京要求,这名美国泄密者保证不做损害美国利益的事
2013年7月17日

监控技术无法保护美国

纪录片《不为人知的美国史》作者斯通和库兹尼克:斯诺登的爆料显示,美国100多万秘密工作人员有着无所不包的监控能力,以迄今无法想象的规模监控国内外的民众。
2013年11月29日

奥巴马应赦免斯诺登

哈佛教授沃尔特:也许有一天,斯诺登的名字会与其他勇敢的人们,如马丁•路德•金一一并列,这些人有原则的反抗行为在今天广受人们敬佩。
2013年7月15日

为何需要反对道德霸权主义?

新德里智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梅赫塔:国家以防止民众受到伤害的名义宣称自己有权实施监控,但恢复道德霸权主义并非改变这种局面的良方。
2013年7月12日

巴西要求美国对间谍活动作出回应

此前有报道称巴西是美国在美洲地区间谍活动的最大目标,加剧了巴西人对斯诺登事件的愤怒
2013年7月9日

“斯诺登效应”将改变欧洲

德国工业联合会首席执行官克贝尔:我们有一天回首往事时,或许会发现2013年是欧洲工业、研发以及安全政策的转折点。经济历史学家或许会忍不住将此称为“斯诺登效应”。
2013年7月8日

美中峰会将再谈黑客

在美中峰会即将开幕之际,奥巴马政府试图再度针对黑客窃取商业机密问题向北京方面施压。不过,美方的谈判地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斯诺登的爆料事件所削弱。
2013年7月8日

玻利维亚总统称愿向斯诺登提供庇护

莫拉莱斯的专机曾因被疑藏匿斯诺登而被迫更改航道
2013年7月8日

为何世界对斯诺登关上大门?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没有哪个欧洲国家会接纳斯诺登。既然美国监听他国信息几乎已是众所周知,为何要为一个自诩的“揭密者”而与美国作对?
2013年7月5日

美国“地毯式”监听要不得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海斯伯格:传统监视与用鱼叉捕鱼类似,目标是某特定信息。但美国的监听活动已变成产业性了:向全体民众撒下了史无前例的大网。这不但威胁国际关系,还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2013年7月5日

欧盟威胁中止与美国的数据共享协议

大西洋两岸因美国监听活动而产生的矛盾骤然升级
2013年7月5日

斯诺登击碎美欧数据分享梦?

四年来,美国的高级官员一直在对欧盟开展强力游说,试图能让美欧在情报活动中广泛合作。但随着斯诺登的出现,这些小心而艰苦的外交努力可能功亏一篑。
2013年7月4日

奥巴马跌破幻象

FT专栏作家拉赫曼:随着屡次政治食言和“棱镜门”的发酵,世界对奥巴马的崇拜终于开始瓦解。但如果说他只是个欺世惑众的骗子,也不对。奥巴马原本就不该是自由派寄托幻想的对象。
2013年7月3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