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内需

贸易战下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邓希炜: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中国而言,短期压力虽大,但长期通过产业链韧性建设、内需市场挖掘和理性出海,中国经济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1天前

内需经济的政策模型

陈功:内需经济与外需经济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如果出现非均衡、应急的可能情景,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各地的政策应该怎么做?
2023年4月26日

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成因

刘海影:面对内需不足局面,应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改革开放路线,以是否改善民企处境、是否有利于建立民间对政策规则的稳定预期为改革标准。
2022年1月20日

展望2021:“双循环”与经济安全

胡月晓:“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确认——内需型经济主导方式的确立。
2020年12月8日

中国狩猎主题公园兴起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突显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内需驱动。在贸易战背景下,这为中国经济提供重要缓冲。
2018年12月6日

中美贸易战中方对策:向创新和内需驱动加速转型

傅晓岚:中国应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加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逐步减少对外贸的依存度。
2018年8月6日

“中国大妈”和中国内需

FT中文网投资与财富管理编辑冯涛:“中国大妈”以千亿人民币抢购300吨黄金,印证了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要释放这种潜力,增加居民收入和缩小贫富差距是根本。
2013年5月2日

Lex专栏:出口不振促使中国企业开发内需

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口复苏后劲不足,上月同比仅增长1%。但局面不像以前那么糟,出口现在占中国经济产出1/4,而2008年为1/3。
2012年8月13日

城市化: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帆:如何实现从外需向内需的转变?国内需求如何才能支撑中国制造业?城市化是一条路,城市化滞后是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原因或结果。
2012年7月6日

中国制造业从出口转内销

由于海外订单减少、成本上涨,中国华南出口型企业正把主战场挪回中国国内。但尽管中国零售市场一直在增长,仍无法完全弥补出口部分的下滑。
2012年5月24日

中国购物中心“空置”之忧

北京市中心几座高档商场临近春节,却门可罗雀。到2015年,中国购物中心的数量将比2001年增长793%。中国的消费在增长,但赶不上购物中心增加的速度。
2012年1月17日

内需推高中国8月PMI

尽管出口大幅下滑,但得益于内需增长,中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50.9
2011年9月1日

邓普顿新兴市场掌门人看好中国

邓普顿新兴市场集团执行主席默比乌斯驳斥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日益浓厚的担忧情绪。他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但他补充说,从长远看,印度更值得押注。
2011年5月30日

中国内需仍不振

安邦咨询研究总部:内需不振是中国经济的痼疾。在收入分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中国消费内需的真正启动几无可能。
2011年3月22日

中国治理外部失衡须增紧迫感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卢锋:外部失衡使我国经济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风险游戏中。这一游戏持续时间越久,规模越大,我国国民储蓄的风险就越高。
2010年12月2日

中国经济短期内仍靠外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中国经济应当尽快从以出口拉动转向以内需驱动”的这种想法“看上去很美”,但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2010年11月11日

“依靠内需”仍是望梅止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中国经济靠四万亿投资保住高速增长,但坊间对外需已是一片嘘声,似乎自此拉动经济只能靠内需。但如果外需不行,内需就行吗?
2010年8月19日

中国开始成为消费大国

据星展银行估计,2009年中国内需增加了1800亿美元,而美国只增加了900亿美元左右。而亚洲其它地区的情况,与中国内需增长相似。
2010年5月14日

中国有能力转向内需驱动

读者罗斯教授:佩蒂斯先生认为中国的增长几乎必然会显著放缓,对这种观点我无法认同。事实证明,中国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方面,具备强大、而非有限的能力。
201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