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国有企业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国有企业
关注
英国商业银行被要求重点向政府优先发展的行业放贷
大臣们希望英国商业银行将资金瞄准产业战略中强调的领域。
2025年2月20日
印尼计划设立由新任总统控制的主权财富基金
该基金旨在接管印尼政府在国有企业中的股份,但这引发了围绕政治干预的担忧。
2024年12月12日
国有化能否修复英格兰的铁路网?
英国铁路将结束三十年的争议,于本周四重归国有。
2024年11月28日
中国改革国企意在重新点燃投资者的兴趣
许多国企股票的市盈率仅为个位数,却能提供不错的股息率,而正在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将根据股价表现来评估管理层业绩。
2024年4月17日
米莱向阿根廷国有企业开刀
面对国会对私有化的抵制,阿根廷总统对国有企业发起全面改革,大幅削减成本。
2024年3月21日
国企引领中国绿色转型
中国一些最大型能源国有企业的绿色转型,正在帮助政府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同时扩大中国在清洁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2024年1月2日
“中特估”概念股涨势难以为继
官方去年11月呼吁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计入“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的优点。在最初上涨后,“中特估”概念股近来有所回落。
2023年6月19日
中国国企股票大涨
在整体经济疲弱的形势下,投资者寻求避风港,并希望获得比中国政府债券更高的回报。
2023年5月15日
《中欧投资协定》公平竞争规则对中国“引进来”“走出去”的影响
何适、廖雨:虽然目前CAI被冻结,但分析其相关重要规则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其中公平竞争规则是双方关注的重点。
2022年7月17日
中国地方政府成立信用保障基金为国企纾困
已有六个省份的地方政府成立国有企业信用保障基金,为资金短缺、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纾困。这些基金已获得至少1100亿元人民币。
2021年7月22日
违约风险推高中国部分国企债券收益率
六省市国企债券收益率中位数从一年前的3.5%升至5%,省级政府已经介入,防止少数违约演变成更严重的违约潮。
2021年6月30日
永城煤电的倒下发人深省
永煤巨额债券违约引发了其他地方政府控股企业的一连串违约,也推翻了投资者长期以来认为政府会为国企托底的假设。
2020年12月9日
债券违约潮考验中国固定收益基金市场
中国政府已表示不会再帮助陷入困境的国有债务人,但隐性政府担保体系的终结,让投资者难以为信用风险定价。
2020年12月7日
华晨违约引发对债权银行的担忧
截至去年,近70家中外银行及信托公司在华晨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为335亿元人民币。华晨的违约让人担心整个银行业都会受到波及。
2020年12月1日
永煤债违约,市场还在担心什么?
周茂华:永煤债违约事件最恐慌时期已过,但余波未平,投资者在担忧什么?如何看待此次高评级国企信用违约事件?
2020年11月23日
2020年是国企违约元年吗?
张林:希望永煤债违约能带来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进一步区分,带来金融机构降低外部支持对于国企信用的权重。
2020年11月23日
中国政府承诺严厉处罚“逃废债”
中国债券投资者普遍认为,国企无论财务状况如何,都享有政府隐性担保。但最近发生的多起违约事件打破了这种看法。
2020年11月23日
欧盟寻求遏制受政府支持的外国企业
欧盟委员会将在一份白皮书中提议采用新工具来审查外国政府支持的企业在欧洲的活动,并拟以“双模块”应对外国补贴。
2020年6月3日
疫情之后: 从“国进民退”到“竞争中性”?
刘裘蒂:防控新冠病毒势必在近期加大中国政府的角色,但长期而言,政府应让民企在竞争中性环境下推进社会进程。
2020年2月23日
国企改革何以可能?
盛洪:应当进行彻底的国企改革,首先就要去除“国企租”,使国企成为与其它企业一样的市场中平等的竞争者。
2019年10月30日
僵尸企业的全面退出和资本市场“预算软约束”的硬化
郑志刚:国有*ST公司存在严重的“救济依赖症”,且获得更多政府直接补助与间接支持的国有*ST公司面临更为严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2019年8月19日
中国国有企业是否在退出煤炭业务?
冯灏:国投宣布退出煤炭业务,但专家称,这更像是“以退为进”,反映了中国要做大做强专业化煤炭央企的决心。
2019年5月14日
软预算约束新症状:骄傲的高铁
许成钢:高铁的债务问题是国企软预算约束老病的新症状。其不受控的大规模发展,可以最终积累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灰犀牛。
2019年2月19日
FT社评:为“自己人”做点实事
中国民营企业家被告知他们是“自己人”。既然如此,中国领导层应该拆除偏袒国企的架构,确保信贷公平流动,保障民企法律独立性。
2018年12月6日
热门文章
1.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2.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3.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4.
克什米尔的炮声在日内瓦回响
5.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7.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8.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9.
中美同意削减关税
10.
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的漫漫长路
1
2
3
4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