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媒体札记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媒体札记
关注
媒体札记:“妖魔化”一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奥运会刘翔事件的余波,以及邹恒甫“爆料”北大“秘闻”,让评论者感叹“中国处在反思一切、甚至‘妖魔化’一切的特殊历史阶段”。
2012年8月23日
媒体札记:保钓,保沪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对一些上海土著来说,保卫上海可能比保卫钓鱼岛更有紧迫感。原住民和外地移民的矛盾早已存在,这回又因一份“乞讨排行榜”而激化。
2012年8月22日
媒体札记:打死都不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中国正在为缺乏信任而付出巨大成本,评论家认为这是政府过去频繁造假导致的恶果,例如周克华案中的“打死都不信”。
2012年8月21日
媒体札记:中国好声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人民系兴盛,南方系衰退,是中国舆论场不动声色间发生的势力变化。某种程度上,人民日报就是沿着南方系的成功路径实现了包抄。
2012年8月20日
媒体札记:为岛操心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虽然仍有足够多的爱国者会为钓鱼岛热泪盈眶,但对自身个体命运的不满也越来越消减这种感情,他们强调改善民生更需要执政者关注。
2012年8月17日
媒体札记:国旗插上钓鱼岛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中国大陆所有知名报纸总编辑中,可能只有胡锡进有能力忠于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地让两岸的两种国旗同时飘扬在一份正式出版物上。
2012年8月16日
媒体札记:枪火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过去24小时内,周克华被击毙是最大的新闻。人们再一次聚焦重庆,一边议论着那些媒体传递出来的碎片式信息,一边等待官方通告。
2012年8月15日
媒体札记:不雅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在不雅照主角被澄清并非庐江官员后,一些网民显然并未信服,也有一些人咽不下“被辟谣”这口气,进而发动规模更加浩大的人肉搜索。
2012年8月14日
媒体札记:争吵16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四年以来,中国社会共识的撕裂有增无减,借助于自媒体的扩音作用,这些体育观念乃至政治观念的对立通过伦敦奥运会得以表现。
2012年8月13日
媒体札记:包公的故乡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谷开来受审画面在央视播放,可能是这位高官夫人第一次出现在官办媒体。但网民可能更有兴趣传播一组“艳照”,且该事也与合肥有关。
2012年8月10日
媒体札记:“国家的儿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作为“国家的儿子”,刘翔付出了青春和形象,收获了荣誉与金钱。可是,在两度折翼后,他就被异议者握住了阿喀琉斯之踵。
2012年8月9日
媒体札记:偶像刘翔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悲情英雄”的基调蔓延在中国每一份奥运特刊上。但誉满天下的另一面,就是谤满天下。“错,不在你”,那么,在谁?
2012年8月8日
媒体札记:偏见与受害者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继揭发伦敦奥运会各种“乌龙”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向“裁判不公”开火,一致支持“勇敢维权也是奥运精神的体现”。
2012年8月7日
媒体札记:金牌左与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对奥运赛事成绩的关注在消退,对场外事件的争论分歧在升温,政治是那支兴奋剂。对金牌和“举国体制”的态度,反映了左右分歧。
2012年8月7日
媒体札记:“无政治,不奥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体育无关政治,奥运远离政治——或许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否则,为什么搜狐已经要用一个首页专题来讲解“无政治,不奥运”。
2012年8月3日
媒体札记:“假打”之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国羽头号女双因“假打”被取消奥运资格,微博和论坛上吵翻了天,“亵渎体育精神”和“合理利用规则”之间的争论贯穿一整个日夜。
2012年8月2日
媒体札记:“小心眼”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叶诗文遭质疑引发不满,从反对中国官方金牌战略,到反对西方媒体污蔑华人,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平滑切换。
2012年8月1日
媒体札记:金牌与口水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奥运引发口水无数,吐槽与反吐槽、政治正确与反政治正确并存。周俊失利后,哪家媒体不安慰一声“败亦英雄”,恐怕都不好意思出版。
2012年7月31日
媒体札记:市委书记之裸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什邡事件平息不足一月,江苏启东爆发了类似的环保诉求抗议。市委书记孙建华赤祼上身,面对镜头露出有些羞涩或者说尴尬的笑容。
2012年7月30日
媒体札记:又一个“头七”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又一个“头七”,像两年前俞正声在上海、一年前温家宝在温州做的那样,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率领下属在镜头前鞠躬哀悼罹难同胞。
2012年7月27日
媒体札记:“适时公布”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各大门户在首页都放弃了北京媒体,转而引述长江日报,因为那句“记者们最关心的是暴雨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但主办方对此避而不谈”。
2012年7月26日
媒体札记:“正能量”之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官办媒体将大雨中的民间互助颂为“正能量”,异议者怀疑这是给正面宣传穿“马甲”,遂决定不给官方“转移视线”“引导舆论”的机会。
2012年7月25日
媒体札记:高地和洼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暴雨后,不论“一种精神”还是“两个北京”,似乎都忽略了第三种人:发灾难财的普通人,有论者痛于“道德的高地和洼地都泡在水中”。
2012年7月24日
媒体札记:狂风暴雨里的公民社会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北京暴雨致灾,官方通稿与英雄赞歌再次引发不满,为了与那些“争功邀赏”的行为相抗衡,民间意见领袖决定高扬“公民社会”旗帜。
2012年7月23日
热门文章
1.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2.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3.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4.
克什米尔的炮声在日内瓦回响
5.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7.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8.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9.
中美同意削减关税
10.
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的漫漫长路
|‹
上一页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