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家庭教育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家庭教育
关注
利用寒假“弯道超车”,真的有必要吗?
徐海娜:上学要有上学的样子,寒假就要有寒假的样子。寒假,也许正是我们学会放下焦虑,好好经营亲子关系的最好时机。
2025年1月6日
《好东西》,当代育儿理想图
偏见的背后,除了性别文化之外,问题可能还在于我们的社会对亲子关系缺乏更多的想象与实践,对人的主体性还没有足够的尊重和容忍度。
2024年12月17日
《抓娃娃》背后,是中国家庭走不出的怪圈
刘远举:苦难教育背后,是感恩愧疚。这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还不完的债。最具体的标志,就是父亲那双故意开口的鞋。
2024年7月26日
“厌童症”是谁的问题?
海雅涵:成年人自己情绪稳定很重要。“熊孩子”行为一发不可收拾,往往是因为家长在孩子稍微有哭闹的时候就过度紧张,觉得要马上制止孩子,否则自己会觉得“丢脸”。
2023年8月3日
成年后,我们为何还带着“好孩子综合症”?
章扬清:“好孩子综合症”指孩子为了达到父母期待中的样子而过度努力。这样的孩子看似懂事听话和省心,却因为真实的自我不被看见,在长期发展中会遭遇很多潜在的困难。
2023年7月4日
好的性教育,从出生就要开始?专访性教育导师莫海琛
莫海琛认为,在学龄前阶段要教会孩子全身上下所有器官的科学正确的名称,告诉他们“身体是自己的”,植入身体权的概念,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也尊重别人身体界限。
2023年6月1日
在最不服管的青春期,怎么做不说教的父母?
徐海娜:青春期是一场明里暗里与父母较劲的人生“控制权”的争夺战,如果家长想要继续发挥影响力,就需要转变教育方式,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放下什么都想要掌控的心态。
2023年5月15日
“躺平”是孩子的自我防卫机制,但家长能做的还有更多
专访脑科学与学习策略专家王瑶:当孩子的学习困难,撞上一个被后疫情、互联网、躺平、焦虑和“碎片化”定义的时代。
2023年3月7日
2023,育儿需要一点“松弛感”
徐海娜: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后代继承我们的这种紧张感,就需要在育儿生活中打造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理韧性。
2023年1月10日
宠物是最好的人性满足方案吗?
秦轩:宠物是人和自然共同合作了无数年共同创作的某种产品,它又比任何的人造物都更不“自然”。
2022年6月27日
“为什么我不能看《巴斯光年》?”
徐海娜:面对性别话题,如何接受差异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摆在孩子面前的,是如何更有智慧地和平共处的问题。
2022年6月20日
家中的自然教育:从园艺开始重建生命的日常
秦轩:夏令营、亲子户外的培养本质上是脱离日常的时空,在让孩子和自然连接的同时,也在切断孩子与日常生活的连接。
2022年6月13日
隔离在家的话,不如和孩子跳支舞吧
秦轩:对于绝大多数有娃家庭来说,带娃才是居家隔离最大的挑战吧。养条狗还得天天出去遛一遛,何况养个娃。
2022年4月7日
该不该和女儿谈,我亲临战场的感受?
秦轩:战争和教育相通的地方,或许在于,它们最不重要的就是知识。
2022年3月28日
为什么家长要重新学习“情绪调节”?
海雅涵:在面对焦虑、低落、压力情绪时,不论大人或孩童,要学习的是调节的艺术,而不是用力克制。
2022年3月25日
如何与孩子谈论战争
父母不见得有能力引导一场关于战争的对话,但只要愿意倾听和讨论,就已经迈出了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援的第一步。
2022年3月24日
隐私和回归: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徐海娜: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后,怎么做到真正对学生有利,怎么真正帮助抑郁症学生回归正常生活,仍然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也是一件值得被持续关注的事。
2021年11月19日
从留学生辱骂父亲事件看家庭关系的隐忧
徐海娜:表面上看,老父亲心力交瘁,女儿张扬跋扈。然而这件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毕竟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
2021年10月26日
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
子舒: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回应低,且制定的规则严苛、要求无条件服从。孩子更容易产生低自尊和心理疾病,学术和社交相对较弱。
2021年8月24日
“双减”之后的暑假,正是找回“关系”的契机
徐海娜:当父母可以成为孩子的安全港和坚实后盾的时候,孩子才有来自内心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021年8月12日
从奥运会共享金牌到孩子“众商”的培养
张华:共享金牌是对今年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上“更团结”的绝好诠释。在全球化趋势遭遇挑战、社会矛盾突出的今天,“众商”更应当被重视。
2021年8月5日
六一书单:提升孩子自驱力与自信心的22本书
张华: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和一位创新教育工作者,我推荐22本好书,送给关注孩子/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及自己终身成长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
2021年6月1日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用“对话”改善困境
徐海娜:父母理应为亲子关系的改善负起大部分责任。而“对话”可以给我们力量,毕竟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
2021年4月13日
大封锁下必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凯文迪什:大封锁是对上百万人进行的一场心理实验。我们失去了社交的机会,被迫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焦虑被放大了。这对青少年尤其有害。
2021年2月2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2.
董小姐:软阶层时代的二代挣扎
3.
贝森特:美国将对无诚意谈判的国家征收最高关税
4.
中国是如何赶上硅谷的
5.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6.
AI工业革命冲击劳动力市场
7.
普京对停火不感兴趣的玄机
8.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俄乌会谈注定无结果,韩国大选结果已定
9.
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重大意义
10.
美国对冲基金: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引发资本外逃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