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家庭教育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家庭教育
关注
爱看书的习惯如何才能持久
徐海娜: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阅读?家长和老师是否充当了合适的“引路人”?有些做法究竟是在培育阅读习惯,还是在摧毁阅读动机?
2021年1月18日
减少学生跳楼悲剧,从提升教育专业度入手
徐海娜:如果家长和校方能从提高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入手,重复地教和耐心地等,或许能减少类似跳楼悲剧的发生。
2021年1月18日
做教育爬坡中的引导者
李静:无论是陪伴孩子成长,还是推动教育实验项目,更重要的是努力的初心和过程,将结果“还与天地”。
2021年1月18日
在焦虑的时代,阅读如何疗愈内心?
徐海娜:如果我们能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便有机会获得被文字抚慰的安详,他们任何时候都能获得恢复自信和内在成长的精神力量。
2021年9月3日
一百多年过去了,学生是否依然面临“在轮下”的威胁?
徐海娜: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被教育摧毁的悲剧故事。虽发表于1906年,但其思想内容并不过时。以其反观今日教育,仍令人长叹不止。
2020年8月4日
你们到底最爱谁?——谈谈“二胎时代”如何令手足和睦
徐海娜:有家长说,生二胎是希望孩子“有个伴儿”。然而抱持这个愿望的不少人却在现实中碰壁,老大常常表现出的嫉妒行为令父母不禁为手足相处的前景担忧起来。
2020年7月28日
谈谈家庭教育的终极目的——兼评《教育,伴随着成长》
徐海娜: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自认已经给了孩子我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为什么孩子还是这样迷茫?
2020年7月3日
当女儿问出“生命的意义”
李静:“每天辛苦地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熄灯,把时间花费在学习、吃饭和睡觉三件事上。过了中学还有大学,还有许多其他未知的挑战,我们的存在为什么要这么辛苦?”
2020年6月3日
我们应该怎样向孩子讲述这场新冠疫情?
凯文迪什:父母该如何让孩子远离新冠危机带来的恐惧?专家表示,儿童有很好的适应力。或许父母首先应该避免将自身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2020年4月30日
如何教你的孩子了解股市?
奥尼尔:如果你是一位积极理财的投资者或者金融从业人员,眼下是一个让你的孩子对股票市场是什么及其如何运作感兴趣的黄金机会。
2020年4月23日
疫情期,家庭教育回归主导地位
李静:因为疫情,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重拾小生命诞生时对他们教育的期望,让家庭教育回归本应有的主导地位。
2020年4月7日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公共危机”事件?
李静:从女儿的感受来看,一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时卫生习惯也不差,凭什么下飞机就要接受“自我隔离”?
2020年2月5日
告别专家:数字时代我们如何育儿
邰蒂:研究发现千禧一代家长不再相信专家而更相信跟自己一样的普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也不再是有出息,而是有韧性和适应力。
2020年1月20日
寒假,孩子们值得“真正拥有”
徐海娜: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在童年便耗尽了热情,只把学习当成一种苦役,如何指望将来仍有学习的渴望呢?
2020年1月15日
面对未来, “核心素养”是否足够?
徐海娜:近年源自欧美的“21世纪核心素养”等名词风靡,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然而如此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未来挑战?
2019年12月17日
当女儿问起,谁是我的祖国?
李静: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号或文学故事中,父母如果能够在契约精神、责任与义务,和归属感上带孩子一起探寻和学习,会更容易让孩子形成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知。
2019年10月21日
专访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萝伦•乔尔德
赵潇:萝伦对中国文化艺术情有独钟,她畅谈自己的创作道路、儿童教育理念、儿童绘本的表现特色,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之情。
2019年10月24日
稍快的行板,稍慢的生活
李静: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找到各自的生活节奏,相互共生,如同一首交响乐,彼此懂得配合与呼应。
2019年10月18日
阅读,令你心里有世界,眼中有他人
徐海娜:在阅读上不要单纯追求数量,而是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咀嚼和消化,去体会复杂的情境和情感,这样他们日后才不至于变得情感粗糙和审美无能。
2019年9月3日
在“后真相”时代,该如何教孩子们独立思考?
徐海娜:在这个事实可以被人任意装扮的“后真相”时代,我们该怎样回应孩子们的疑问,该怎样教育他们构建和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9年8月23日
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老师越来越难当?
徐海娜:我想就这一普遍困惑,结合社会现象,从特殊教育设计、课程结构、家教趋势,以及教师心理等角度谈谈看法。
2019年7月25日
预防青少年自杀,要先解决两个问题
徐海娜: 我想谈两方面感受,一个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另一个关于如何有效与青少年沟通。父母子女一场是相扶相携,不要“相爱相杀”。
2019年4月21日
为什么跟父母谈论理想那么难?
刘韵莹:很多事情无关原则,我们与父母的剑拔弩张恰恰源于对这段亲情关系的无力感。
2019年4月8日
“长大”是孩子不容忽视的权利
徐海娜: 有些父母将孩子不愿意接受照顾等同于“不珍惜付出”,他们和孩子争夺“控制权”,却很少意识到“长大”也是一种权利。
2019年4月1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2.
董小姐:软阶层时代的二代挣扎
3.
贝森特:美国将对无诚意谈判的国家征收最高关税
4.
中国是如何赶上硅谷的
5.
中美贸易协议难改“圈层”格局
6.
AI工业革命冲击劳动力市场
7.
普京对停火不感兴趣的玄机
8.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俄乌会谈注定无结果,韩国大选结果已定
9.
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重大意义
10.
美国对冲基金: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引发资本外逃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