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改革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改革
关注
中国面临改革与增长的艰难平衡
姚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显现好转迹象,政府刺激举措似乎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然而,中国国内对此的反应却十分复杂。
2016年7月5日
麦肯锡:改革将为中国带来5.6万亿美元增长机会
最新报告称,如果中国摆脱依靠投资拉动型增长,转而拥抱生产率改革,到2030年其经济规模可能多出5.6万亿美元。
2016年6月24日
“死狗”凯恩斯:纪念《通论》发表80周年
凯恩斯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于,人们只通过教科书来了解其思想。在举国通说“供给侧”时,也许只有“死狗”凯恩斯才能拯救我们。
2016年6月23日
求解“去杠杆”:“权威人士”的头号任务
刘胜军:权威人士访谈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数“去杠杆”;中央政府应设计出“激励兼容”的改革方案,让各级官员和银行都有正确的激励去推动“去杠杆”。
2016年5月27日
中国杠杆率真的偏高吗?
北溟:中国债务水平过高且不可持续,这是海内外经济学界的主流看法,但回到杠杆概念的本原,结论或许与主流相反: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并不高。
2016年5月19日
“权威人士”的苦心:唯有改革不能辜负?
万喆:对“权威人士”访谈,也许在用“显微镜”进行微观分析后,再用“望远镜”进行宏观测评,才更能了解事件的核心意图,作出最为精准的预判。
2016年5月18日
IMF敦促伊朗推行经济改革
访问伊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还呼吁该国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
2016年5月18日
权威人士发言,政府和市场存在不同预期?
胡月晓:《人民日报》以权威人士之口三度详解经济,体现中国政府重视预期管理。预期管理成本低廉,但需要政府在长期时间里建立起“声誉”。
2016年5月17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脉医疗乱象
滕泰、张海冰:中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形成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是供给侧矛盾最突出的领域之一。为了增加医疗有效供给,降低供给价格,应该如何着手?
2016年5月16日
中国经济政策三大新取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访谈引发广泛关注,也显示中国经济政策的倾向性出现不确定性。对此,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2016年5月12日
中国数据争论:新经济对经济提升多大?
苏格兰皇家银行胡志鹏:市场纠结于“旧经济”的统计质量问题,但边际上的意义有限。代表了“新经济”、占GDP高达19%的”其他服务业”,恰恰可能是眼下水分更大的领域。
2016年5月11日
中国经济刺激举措效力减弱
FT新兴市场主编金奇: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中人为刺激举措所制造的活力已经越来越少。市场力量与政府管制的矛盾,是其他经济矛盾的根本原因。而互相矛盾的政策目标,也导致经济态势频繁出现震荡成为一种必然。
2016年5月9日
国企改革:抽出最短的木板
周浩:中国企业债务问题集中在传统行业,国企尤为严重。国企获得金融资源并非难事,在“去产能”语境下,严重消耗资源但不能创造利润的国企应成为第一轮改革目标。
2016年5月6日
中国经济改革正步入险境?
独立经济学家尤述:政府债务飙升,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僵尸企业债转股将银行变为股东,PPP项目被国企独占,所有这些不是在为改革争取时间,而是让问题恶化。
2016年5月6日
中国经济踏入了同一条河流?
桑言:中国经济从来都是看得见的手推着看不见的手往前走。去产能过程必然伴随着增速回落,现时政策与金融危机时期进行比对仍有意义,更好还是更坏?
2016年4月28日
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不同解读
黃育川:中国的债务与GDP之比大幅上升,但仍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各方都承认中国经济高度扭曲,但乐观者认为,只要加以应对,扭曲可成为提高生产率的源泉;悲观者则认为,扭曲将引发经济衰亡。
2016年4月26日
成熟政府失败——西方政治癌
卡内基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特绍:政府在正常运转,但没有什么成就,西方社会患上了“成熟政府失败”的疾病。政客应该少担心连任问题,敢于做些有必要做的事情。
2016年4月25日
印度不应错过风云时刻
学者普拉萨德:增长势头良好的印度不应错过推行更具雄心改革议程的良机。但上任已经两年的印度总理莫迪,却始终回避着很多抉择。中国政府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2016年4月12日
中国经济调整的两难困境
沃尔夫指出,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留下两难困境:高速增长难以为继,也无法实现平稳减速;余永定表示,中国已不再刻意以美国为追赶目标,一心一意专注自身发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2016年12月30日
中国债务红线背后三大隐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中国政府本身债务占比不算太高,风险大体可控,但中国债务风险要点在于企业债务,不仅在于其比例甚至速度,更在于其成因。
2016年3月23日
FT社评:中国重建信心的机会
投资者担心中国能否平衡短期刺激、长期改革和金融稳定这些相互冲突的目标。在本次全国人大会议上阐述清晰的经济政策,是中国重建外界信心的一个机会。
2016年3月4日
取消户籍限制势在必行
经济学家孙涤:中国“两会”应该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取消城乡的户籍限制。户籍限制的巨大扭曲有目共睹,约束着几乎所有的市场交易和思维判断。户籍改革能否成为中国改革的“白吃的午餐”,带来深刻的转型红利?
2016年3月18日
从中国经济与人口角度分析文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从政治角度论述文革的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实际上,文革是计划经济加上中国传统皇权文化结合必然导致的后果。
2016年3月1日
供求匹配:讨论中国问题如何走出二元对立
经济学家陆铭:中国经济问题是总量的,但更是结构的;中国需要通过市场建设和制度改革,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匹配,改革思路叫什么根本不重要。
2016年2月17日
热门文章
1.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2.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3.
每周时事分析:中美关税战刚走完第一回合
4.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5.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6.
美商务部:在任何地方使用华为芯片都违反美出口管制
7.
中美“对等关税”谈判的漫漫长路
8.
董小姐:软阶层时代的二代挣扎
9.
贝森特:美国将对无诚意谈判的国家征收最高关税
10.
美国与沙特达成6000亿美元AI和军售协议
|‹
上一页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