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文学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文学
关注
爱丁堡图书节总监:曾有人说书的死期到了,但这并没有发生
崔莹:和中国文化渊源颇深的苏格兰人Jenny Niven相信,人们总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故事,了解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人生状态。
2024年8月16日
《猜火车》作者欧文•威尔士:谈谈那些“离谱”的角色
崔莹:从书写工人阶级到罪案小说,这位苏格兰畅销书作家表示,他喜欢“承受压力的人物”,也愿意把文字弄的乱七八糟。
2024年7月26日
朱迪•丹奇:戏骨与莎翁
陈旭宇:这位年近九旬的英国女演员认为,她始终都是一名莎士比亚演员:“我唯一想做的就是表演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巅峰”。
2024年7月12日
马龙•詹姆斯:我讲的是殖民地英语,冗长且被动
崔莹:《七杀简史》出版十周年之际,凭其获得布克奖的作者马龙•詹姆斯,回看这部以英语、牙买加方言和街头脏话编织而成的暴力美学小说。
2024年6月14日
布克国际文学奖管理人:人类通过文学互相给予
张璐诗:费埃梅塔•洛柯认为,文学是最能使人共情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你可以穿上别人的鞋,使用他人的想像,从而了解栖居在一个故事中的感受。
2024年5月24日
《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想像力是应对禁锢的解药
张璐诗:在这位带着野心书写历史与未来的作家眼中,想像力就如同一台全自动的、永无休止的高频隐喻制造机。
2024年5月17日
为什么你迟早会在艾丽丝•门罗的书中遇见自己?
竺晶莹:1931年出生的门罗跨越20世纪向我们走来,在小说世界的落日余晖里,为我们揭示了无数“你看,这就是生活”的顿悟时刻。
2024年5月17日
重构的历史发现抑或反智的历史虚无 ——评汪晖《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下)
姚新勇:《历史幽灵学》经由对历史的抽象、事实或对象(现象)的随意截取与拼接、论证的游移、概念的置换,来编制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
2024年4月30日
萨尔曼•拉什迪:走过遇刺阴影,文字是惟一的胜利者
张璐诗:这位印裔英国小说家,将两年前的遇刺经历以及此后的思考著述成书。完成这本回忆录后,他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躺在血泊中无能为力的人。
2024年4月26日
重构的历史发现抑或反智的历史虚无 ——评汪晖《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上)
姚新勇:《历史幽灵学》缺乏对历史的基本尊重,对历史的随意肢解与拼接,隐含着反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2024年4月26日
张戎——首位获得英国王室CBE荣誉的大陆华人
何越:上周三,安妮公主在温莎城堡为张戎颁发了CBE勋章,这是至今为止英籍大陆华人在英国获得的最高王室荣誉。
2024年4月7日
英国华人作家欣然:我为什么写作《秘密家书》(The Book of Secrets)?
何越:欣然在35年里采访了300多位中国妇女,几十年来一直忠诚记录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以老百姓的遭遇反映中国现实。
2024年3月18日
“战争版”《麦克白》:经典悲剧的当代映像
这部改编自莎翁经典悲剧的舞台剧,将故事重置于一场现代战争的背景中,这让观众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当下正在经历的动荡和冲突。
2024年2月23日
对话梁鸿:写作是书写喜怒哀乐,而不是审视他人
专注于书写中国乡土的梁鸿认为,中国的乡村并不是一片特殊的土地,她期待人们将农民当做普通群体来看待,而不是将他们视为一种“病症”或者社会问题。
2023年12月6日
对话2023年布克奖得主保罗•林奇:写作是在万丈深渊上架起一座桥
崔莹:这位爱尔兰作家表示,他所有作品的共通之处,是探讨当个人被困于巨大复杂的系统中,如何为自己的生命寻求尊严和意义。
2023年11月28日
古尔纳:在“乡愁”与“归属感”中继续写作
张璐诗:对于东非故乡和正在生活的英格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表示,两个地方如同白天和黑夜: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昼夜并肩生活。
2023年11月23日
玛丽•比尔德:罗马皇帝们的奇葩晚宴
崔莹:在英国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看来,罗马帝国君主们的晚宴,不仅是异想天开的奇观,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罪案现场。
2023年10月20日
希腊前财长:在“技术封建时代”,谁是“佃农”?
张璐诗:亚尼斯•瓦鲁法基斯的新书提醒人们思考,在算法替人类制造欲望的同时,人们也都在为“云资本”提供无偿劳动力。
2023年10月13日
听布克奖华人评委谈谈书写与阅读
陈琼玛表示,在担任布克奖评委的大半年里,她每月都要完成高强度的阅读和讨论。评委遴选作品的出发点,并非因为某个热门话题,而是更加看重写作的细节。
2023年10月8日
在远去的槟城遇见毛姆
在小说《门屋》中,陈团英以作家毛姆的经历串联起一个虚实交叠的故事,重现了上世纪殖民地时期的槟城以及那里的人物与往事。
2023年9月14日
“奇幻作家可不可以写他们没有亲自骑过的龙?”
崔莹:匡灵秀的新作《黄面孔》,通过讲述一场文学剽窃案之后接踵而至的风波,揭示了在美国出版界生存的残酷和孤独,以及种族偏见对写作的约束。
2023年9月8日
严歌苓谈新书:《米拉蒂》是我最自由的创作
何越:最近严歌苓夫妇共同出版了严歌苓的自传体新书《米拉蒂》,讲述一个女孩的八十年代。我对她进行了电话采访。
2023年9月8日
李翊云:故事的主人公早就在那里,我只需要找到他们
崔莹:通过讲述两位法国少女策划的一次文学骗局,李翊云希望探讨真实和虚构、流放和野心等议题,她的《鹅之书》也因此同时弥漫着童话的氛围与绝望的气息。
2023年8月25日
米兰•昆德拉:客观现实是如此令人着迷和神秘
崔莹:昆德拉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因为政治性,也因为其所呈现的实验与反叛、讽刺与反思。昆德拉掌握了“小说的艺术”,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2023年7月13日
热门文章
1.
中美金融战:王牌在谁手里?
2.
日本为什么在大拆大建?
3.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4.
印度发动军事打击后,巴基斯坦誓言报复
5.
马斯克黯然离开华盛顿
6.
中美将启动正式贸易谈判
7.
每周时事分析:没人敢担保普京阅兵安全
8.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0日
9.
胖东来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10.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中的首个贸易协议
上一页
‹‹
1
2
3
4
5
6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