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核扩散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核扩散
关注
美国和七国集团警告以色列不要打击伊朗核设施
西方官员担心,在他们试图防止地区冲突升级的过程中,华盛顿的影响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2024年10月4日
以色列能独自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吗?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空军将很难成功开展行动。
2024年10月4日
普京修改核原则,向西方发出警告
乌克兰的北约盟友考虑提供“风暴阴影”导弹,俄罗斯加大威胁力度。
2024年9月26日
伊朗新总统希望与西方建立更好的关系。他能成功吗?
马苏德•佩泽什基安承诺促进经济发展,放宽社会限制。但他面临派系内斗、国际怀疑和与以色列的敌对行动。
2024年8月31日
联合国警告:全球核武器竞赛创历史新高
格罗西说:核不扩散机制面临冷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压力 。
2024年8月26日
哈马斯领导人遭暗杀后,欧盟和美国竭力阻止中东战事升级
外交官们举行危机会谈,努力阻止真主党和哈马斯领导人之死可能引发的全面战争。
2024年8月1日
希望本国拥核的韩国人增多
普京与金正恩关系的加强以及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令韩国公众更加支持拥有独立的威慑力量。
2024年7月16日
改革派佩泽什基安赢得伊朗总统选举
莱希的继任者寻求放松社会限制,与西方重新接触,以确保解除制裁。
2024年7月6日
联合国核事务负责人:伊朗愿进行“严肃对话”
与伊朗紧张的关系似乎正在缓和,此前伊朗因其核项目而面临制裁。
2024年5月15日
以色列发动有限打击后德黑兰弥漫着欣慰的气氛
伊朗人的爱国主义情绪被对经济衰退的不满情绪冲淡了。
2024年4月21日
如何在太空中使用核武器?
美国对俄罗斯反卫星计划的警告,唤醒了冷战时期对轨道冲突风险的担忧。
2024年2月25日
白宫对澳英美技术共享持乐观态度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三方在放宽一些技术出口限制方面取得了进展。
2023年2月2日
当普京发出核威胁之后——全球核扩散的前景
郑非:在俄罗斯发出核威胁的新情况下,核分享构想从历史的尘埃中走了回来,让我们一瞥那似乎正在重新归来、阴影重重的旧世界。
2022年10月9日
降低核交缠的风险
阿克顿、李彬、赵通:随着核战威胁日增,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不应等到政治关系改善后才开始着手管理新技术。
2018年9月30日
日本核燃料库存让美国不放心
2011年福岛核灾难之后,日本多数反应堆处于停机状态,使该国钚保有量偏高,引发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风险。
2018年6月26日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获得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该组织因吸引公众关注核灾难的努力以及为实现以条约为基础禁止核武器的努力而获奖。
2017年10月6日
德国为何放弃核武器?
约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促使德国反思,其中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核武器。事实上,德国是自己放弃了核选项。
2017年2月17日
广岛核爆70年祭:下一场核战争会何时降临?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日本遭受核轰炸70周年纪念日引发了反思和辩论,但辩论者较少谈及未来。世界是否可能把无人动用核武器的记录再保持70年?答案是:不太可能。阻止核武器的进一步扩散和使用,很可能是21世纪的最大挑战。
2015年8月10日
中国:低调核大国
美俄削减军备协议为全球重新审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打下基础。就在对该条约的最新一次审议大会在纽约召开之际,中国这个第三大核国家的核立场正受到更多关注。
2010年5月13日
核安全上的中美“互惠”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丁果:奥巴马必须得到中方的首肯,才能让此次核安全峰会的议题得到完美呈现。而一个无核化的外部环境,对中国也大有裨益。
2010年4月14日
伊朗核设施考验西方
FT专栏作家拉赫曼:一些西方领导人希望,联合国能够解决伊朗核问题。然而,若联合国决议受阻,就需要寻找新的论坛和方式,其中包括军事方式。
2009年10月1日
伊朗试射中程导弹 射程覆盖以色列
在本周与美国等大国讨论该国核计划之前加大了筹码
2009年9月29日
印度:建成20万吨当量核武
国际社会将此视为“恰当的战略威慑”
2009年9月28日
热门文章
1.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2.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3.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4.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0日
5.
不能低估中美贸易谈判阶段性成果
6.
海湖庄园协议:想说“伟大”不容易
7.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8.
克什米尔的炮声在日内瓦回响
9.
2025年是真正的“后地产中国”元年
10.
“美国优先”助推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上一页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