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环保

国内市场调整、关税战与地缘政治变局呼唤中国-巴西农业绿色伙伴关系

蒋亦凡:在中巴这两个分别是全球农产品最大买家和卖家的全球南方大国之间就建立绿色供应链开展直接合作,意义将尤为深远
1天前

中国是北极的掠夺者吗?

北极治理研究者邹琪表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法律权利边界远远大于美国参与南海事务,中国并非在争夺美国影响力,而是在供给国际公共品。
2025年4月29日

如何给长江江豚一个真正受保护的家?

张依依:研究发现,即使是栖身在保护区内的江豚,也难以躲避栖息地丧失与人为干扰威胁。保护区在监管不力情况下,容易沦为“纸上公园”。
2025年4月28日

脱硫塔:海洋污染治理的“错解”

纳波利塔诺:原本用于净化航运尾气的“脱硫塔”,随着其破坏生态的证据不断增多,正面临日益高涨的禁用呼声。
2025年4月21日

两会观察: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绿色转型

在内外压力下,中国地方政府拥抱人工智能,推进碳足迹体系建设以强化绿色转型。但相比这些供给侧措施,绿色消费亟需更具体的推进举措。
2025年4月7日

核发量近50亿,中国绿证究竟如何运作?

《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专家郑颖详细解读绿证如何运作,与绿电有何区别,市场规则存在哪些挑战。
2025年3月31日

中国环保规定威胁英伟达在华销量

如果北京方面决定严格执行其能效规定,英伟达每年170亿美元的在华业务将面临威胁。
2025年3月26日

中国《渔业法》迎大修:升级法律框架,护航“年年有鱼”

黄珊:草案探求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多维度强化环境与资源保护制度,渔具管理向“白名单”转变,并在加强渔获物追溯性方面做出若干突破。
2025年3月13日

困顿于荆棘中的东南亚环境卫士

东南亚各地的环保人士在争取正义的过程中面临威胁、暴力和法律障碍。五位亲历者向“对话地球”分享了自己的抗争经历。
2025年3月10日

中国试水新能源电价新机制,电力部门脱碳加速?

张树伟:如果政策设计合理,风光新电价机制将加速新能源替代煤电,但煤电为主的市场背景为执行带来不确定因素。
2025年2月24日

气候活动人士从街头抗议转向幽默

从在线游戏到编造出来的游乐场,一些专家认为,结合希望、幽默和现实主义开展活动,是鼓励企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方式。
2025年1月21日

一些中国新能源企业已有经验应对出海“劳工风波”

蒋亦凡:比亚迪在巴西卷入劳工风波,宣布对侵犯人权和劳动法的行为零容忍。讨论这起事件及其应对措施,有助于为更多出海企业照亮前路。
2025年1月13日

“解药就在森林当中”:一个萨满的巴西亚马逊雨林之行

森山:在五天多的时间里,我们跟随一位巴西亚瓦纳瓦原住民经历了一系列仪式,为了成为治愈者和森林传统的保护者。
2025年1月6日

釜山:冗长辩论、幕后操控,以及未果的塑料峰会

布莱斯:尽管100多个国家都在努力推动一份终止塑料污染的协议,但由于游说者人多势众,塑料条约进展受阻,谈判被迫延长至INC-5.2。
2024年12月23日

蒙古牧民对新建煤炭高速公路感到担忧

怀特、赛因巴雅尔:蒙古政府想要赶在中国去碳之前努力扩大对华煤炭出口。而南戈壁省南部的牧民却担心自己的生活方式会因此成为历史。
2024年12月16日

可口可乐淡化环保目标引来抨击

这家美国饮料制造商将减少塑料回收,减排速度也将比之前承诺的要慢。
2024年12月4日

澳大利亚学者王珂礼:以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王珂礼(Christoph Nedopil)教授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中绿色金融原则的采用使中国能够在全球舞台上成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领导者。
2024年12月3日

圆桌讨论:特朗普再次当选,对全球气候行动意味着什么?

《对话地球》采访了来自中国、印度、肯尼亚、南非、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专家,听取他们对于这一历史性选举对全球气候行动的影响的解读。
2024年11月11日

中国东方伙米塔尔 斥27亿绿色大转身

由于中国钢铁行业需求疲软、供应过剩,该公司希望通过与安赛乐米塔尔成立两家新合资企业来提振发展前景。
2024年10月22日

COP16将至,中国准备好了吗?

姜梦楠、林子晴: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COP16)召开前,四位专家解读中国就昆蒙框架所更新的生物多样性工作目标。
2024年10月9日

到达临界点:鳕鱼种群剧减带来的教训

布兰德:研究人员担心,鳕鱼种群数量已经降至无法恢复的水平,与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一样跨越了令人担忧的“临界点”。
2024年9月23日

分歧与共识:中国2035年气候目标将走向何方?

林孜:尽管中国NDC目标完成进度良好,但要实现《巴黎协定》1.5度温升控制目标,中国还需加大自己的“作业”难度。
2024年11月18日

破题舟山“幽灵渔具”,多方空白待补位

冯应馨:中国最大海洋渔场的海底四伏着危害海洋生态、捕渔作业的弃置渔具,促使民间环保组织与渔民自发为问题把脉,并寻求解决良方。
2024年9月2日

极端天气、1.5度和一场决定未来的路径选择

蒋亦凡:我们处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历史节点,既见证和经历着气候灾难,也有望见证积累已久的技术、制度和产业,结合政治决心,力挽狂澜。
2024年8月29日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