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信贷

惠誉:中国影子银行风险依然显著

惠誉指出,虽然中国各银行开始将表外业务计回表内,但仍在发放高风险贷款
2015年3月25日

中国刺激银行放贷初显成效

2月社会融资总额远超预期,银行新增放贷占四分之三,显示“影子银行”有所抑制
2015年3月12日

信贷大数据:祸兮?福兮?

大数据算法能够通过用户的互联网痕迹轻易推断一个人的各种信息,这到底会让那些原本无法获得信贷的人获得贷款机会,还是会让他们更受歧视?
2015年3月11日

中国也将成为债瘾受害者?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资产负债表很重要——这是席卷世界经济的一场又一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最大教训。世界经济已变得对信贷上瘾,中国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2015年2月25日

印度因何成为国际资本新宠?

FT首席金融记者桑晓霓:近年来,印度的国际收支在改善、经常账户和财政赤字在减少、通胀率也在下降。而反观亚洲其他诸国,类似的指标却都变得愈发不容乐观。
2015年2月13日

中国整顿影子银行初显效果

2014年所有渠道的信贷创造量同比减少6%。新增信贷总量中,公司债占比升高至15%,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公司间借贷的第三大信贷来源,而信托贷款则剧减至3%。
2015年2月3日

中国P2P行业鱼龙混杂

中国P2P发展迅猛,但据统计去年有275家平台出了问题,老板跑路、黑客攻击、欺诈等现象层出不穷。但分析师称,此类平台为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况且其中也不乏运营良好、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平台。
2016年1月29日

中国影子银行活动再升温

中国央行降息之后,影子银行业正迅速地借助降低后的借贷成本获利
2015年1月15日

无需过分担忧中国互联网信贷

FT首席金融记者桑晓霓: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或许存在不确定性,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有问题,通过金融创新,一些领头企业已经在金融民主化的进程中取得长足进步。
2014年12月23日

中国信托业风光不再

信托贷款余额曾连续33个月上升,使信托业成为金融业中仅次于商业银行的第二大类。但受经济放缓、监管新规和激烈竞争影响,信托贷款已连续5个月出现下滑。
2014年12月17日

中国经济“由奢入俭”难

FT新兴市场编辑金奇: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过去五年偏离克勤克俭之道,致使政府、公司和家庭债务水平激增,进而成为今天削弱中国商业活力的主因。经历了大手笔支出的“奢”,中国经济向增长放缓的“新常态”转型,将变成一个不易掌控的过程。
2014年10月29日

中国企业借贷意愿达10年最弱

监管机构的打击,以及央行抵制扩大银行贷款的呼声,是过去一年信贷收缩的最好解释
2014年10月9日

8月份中国新增信贷反弹

在7月份大幅下滑之后,8月份中国新增信贷已反弹至9574亿元人民币
2014年9月12日

中国银行业加大对房地产放贷力度

房地产销售额下降和价格疲软,在政府托市压力下增加的贷款成为坏账的风险加大
2014年8月20日

楼市低迷导致中国信贷急刹车

正规银行和影子银行都趋于悲观,使得上月信贷增速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
2014年8月13日

中国经济让市场又喜又忧

FT首席国际金融记者桑晓霓:中国经济增长率轻松地回升到7.5%这个政府制定的目标,投资者也随之回到了他们往常所处的精神分裂状态。
2014年8月11日

中国制造业出现18个月内最快扩张

汇丰“预览版”7月份PMI指数显示中国制造业达到去年1月以来最繁忙水平
2014年7月24日

中国不应让银行获得新资本

财经分析师张化桥:抑制中国信贷泡沫的唯一现实途径,就是不让银行获得新资本。我有三条建议:第一,禁止银行融资;二,不鼓励银行发行优先股;三,强令银行把大多数净利润用于派息。
2014年7月14日

FT社评:中国必须戒除信贷瘾

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理性并非不可能,但让腐败丛生的地方政府体系变得透明,或使私营部门去杠杆也绝非易事;另外选择是,凑合混下去,时不时踩下经济油门,继续助长信贷瘾。这条路的终点将是经济崩盘。
2014年6月6日

世行对中国信贷快速增长提出警告

敦促中国政府摆脱对信贷和房地产的依赖,并削减地方政府巨额债务
2014年6月6日

如何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从国际国内经验看,引入债市和配套改革可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地方债未来应占到地方资本性项目融资来源的50%以上。
2014年5月27日

亚洲应尽快戒掉“债瘾”

美联储启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时,可能就是亚洲奇迹见顶之日。经济减速和借贷成本上升,给亚洲带来新问题:能否摆脱依靠信贷拉动经济增长的习惯,找到新模式。
2014年5月21日

中国应汲取日本教训

FT专栏作家邰蒂:与上世纪泡沫破灭前的日本相似,如今中国的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也在大幅飙升。随着经济成熟,中国有必要进行转变,但也要留心因此而来的巨大风险。
2014年5月20日

另类合作

阿里巴巴与英国另类贷款机构合作。旨在帮助英国小企业满足亚洲供应商较高的预付款要求。此举是代表那类利用技术和在线平台放贷的企业崛起的最新事例。
2025年5月14日
|‹上一页‹‹1213141516171819202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