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减排

澳大利亚拒向气候基金捐资遭中国指责

澳方拒向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暖的联合国基金注资,中方称此举将影响气候磋商
2014年12月5日

美国企业对减排议案分歧严重

奥巴马的发电厂减排计划得到消费品企业支持,但遭遇工业企业强大阻力
2014年12月3日

Lex专栏:中广核上市恰逢其时

中国亟需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力图在2030年前将五分之一的电力来源转为非化石燃料。这令核电面临巨大的成长空间。中广核的股票定价不便宜,但吸引力仍然强大。
2014年11月26日

中美气候声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中国和国际社会都应意识到,任何一个气候协议若想实现真正运转,都需要一个反应灵活的金融体系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金。
2014年11月21日

中美减排声明展示领导力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中美声明展示了政治想象力和全球领导力。中国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内,习近平领会了民意,并决定采取行动,尤其值得赞许。
2014年11月17日

大国减排

美国将在2020年把碳排放降低到2005年的1/5,2025年后继续减排四分之一以上。中国和印度两大国的缺席也让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但此次两国政府的承诺,让其他国家再难找到观望的理由。
2014年12月10日

中外对话:专家眼中的中美声明

中国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邹骥认为美国的减排目标保守,中国实现峰值的目标是有风险的。但美国能源基金会北京低碳发展项目主管则认为中国的目标踮起脚尖也是够得着的。
2014年11月13日

中美为气候谈判注入希望

FT社评:奥巴马和习近平在北京出人意料地就减排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为巴黎气候变化谈判带来了新的转机。其中最大的加分点就是中国愿意作出承诺,这将令其他国家更难找到观望的理由,从而提高达成多边协议的可能性。
2014年11月18日

外界对中美减排联合声明反应不一

欧洲对中美两国这一意外之举反应冷淡,美国共和党则对此表示反对,但也有人对中美搁置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长达20年的分歧表示热烈欢迎。
2014年11月14日

中美就减排发表联合声明

这份在北京发表的出人意料的联合声明,有望促成国际社会明年年底在巴黎达成全球气候条约
2014年11月12日

减排可以与增长共存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繁荣并不一定互相抵触。通过政府的正确支持,市场能够在带来更大繁荣的同时,大幅降低气候失控的风险。但我们现在就应该启动必要的改变,推迟行动将错失良机。
2014年9月25日

法国在气候峰会上敦促中美加快减排

尽管各国领导人作出大量减排承诺,但曼德拉遗孀认为,减排努力仍赶不上问题的严重程度
2014年9月24日

中国电动汽车政策中的错配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王韬:中国电动汽车的前景也许并没有那么乐观。除了最大的瓶颈电池技术外,目前政策造成的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4年9月23日

中国应带头打破气候谈判僵局

气候专家勒凯雷、关大博:中国作出了很多减排努力,但进步速度仍不够快。去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近三分之一。它已很难说服世界:减排要靠西方带头。
2014年9月24日

中国应设立碳排阶段性总量控制目标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接受环境网站“中外对话”的专访,表示中国应该在“十三五”规划中设立碳排放阶段性总量控制目标。
2014年6月20日

艰难的中国减排之路

中国正从燃煤发电大步迈向更清洁的发电方式,但中国仍难以很快地彻底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中国希望减少排放,但它或许不想以气候科学可能要求的速度迅速减排。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中国的排放量将何时见顶?
2014年5月7日

美中开启碳减排谈判新阶段

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中国与美国的“务实”谈判为“两国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奠定基础
2014年4月28日

Lex专栏:汽车制造商遭遇减排新账单

多年来,汽车制造商利用欧盟陈旧的排放测试规程,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达到减排标准。但因欧盟正考虑启用更严格的新测试,难以转嫁的高成本有可能随之而来。
2014年4月23日

中国政府难以再带动社会减排投资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每年,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领域投入上千亿元资金。然而,政府资金对社会投资的杠杆撬动效应正在逐渐减弱。
2014年3月31日

默克尔卷入捐款争议

在她游说欧盟不对大型汽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之际,收到来自控股宝马的家族的捐款
2013年10月16日

中国碳交易“或只能略微减排”

一项对监管机构、金融界和学界的调查显示,中国拟议中的碳交易体系或将有助于略微减少碳排放,但达不到大幅减排效果,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预计将于2018年启动。
2013年10月11日

欧盟愿就航空碳排放作出让步

条件是联合国支持一项解决航空公司碳排放问题的全球性项目
2013年9月6日

寻找气候政策新思路

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教授哈斯塔德:矿主愿意低价出售无利可图的矿藏开采权,如果我们买下矿藏而不开采,就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全球减排。
2013年7月16日

FT社评:乐见中美带头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近日签署了联合减排协议,让全球对抗气候变暖的斗争迎来转机。中美应确保协议得到执行,为缔结全球协议奠定基础。
2013年7月15日
|‹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