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减排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减排
关注
摸清碳排放的“家底”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在今年答复“碳信息披露”组织问卷的100家中国上市公司中,只有寥寥几家披露了碳排放数据。摸清并披露碳“家底”,其实于己于国都有益。
2010年11月2日
中国减排靠“停电”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白鹤鸣:北京要求各省控制用电量增长。到了县一级,命令已经变成了:停电,或者你下台。节能减排本来并不需要以这么尴尬的方式来完成。
2010年9月18日
中国减排动真格
预计中国政府将在“十二五”计划中宣布相应措施,增加更清洁能源的供应,可能还将包括降低碳强度的硬性目标。
2010年9月16日
中国碳市场:清洁十二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国际碳交易之父桑德尔博士将一个金融市场的形成总结为十二步。用在中国基于“强度”减排的碳市场上,他将它们称为“清洁十二步”。
2010年9月14日
碳排放的“A型”“O型”之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人有A、O等血型,我把碳排放指标也分为A型和O型两种。中国已经成为O型排放指标的大卖家,但当务之急是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A型指标。
2010年8月24日
警惕碳交易
读者chenyehe:如果中国全面开放碳交易,我们不但要继续承担产业链中“最脏的部分”,甚至极有可能必须为此去购买排放指标。
2010年8月24日
英法德呼吁将欧盟减排目标上调至30%
三国部长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可能重燃政府与业界有关减排的论战
2010年7月15日
发展中国家抓住减排机遇
作为哥本哈根协议的一部分,主要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减排承诺,而推动这一进步的不是在哥本哈根确定的那些减排目标,而是盈利能力。
2010年6月18日
美国两大公司带头减排
决定撤换从加拿大油砂中提取燃料的供应商,因油砂碳含量较高
2010年2月10日
中国减排承诺意义重大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钱德瑞:外界对中国减排承诺的批评,为美国国内反对采取行动遏制气候变化的人提供了庇护,是阻碍有效的气候行动的冒险之举。
2010年1月15日
分析:哥本哈根之后,中国如何谋局?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谈中成功避免作出硬性减排承诺,并且巩固了外交强国的地位,但未能实现另一个目标:避免被视作一个反面角色。
2009年12月22日
《哥本哈根协议》不足以让地球摆脱危险
协议的局限性和缺乏法律约束力,使得各国可能会只遵守承诺区间的下限。在下月月底各国给出最后减排承诺的期限之前,还有大量说服工作要做。
2009年12月21日
哥本哈根:谁赢谁输?
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三大赢家和三大输家。中国凭借高超的谈判技巧促成了一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协议,成为赢家之一。
2010年6月6日
最后一日:哥本哈根与奇迹擦肩而过
谈判最后一天,人们将希望寄托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但希望看见美国拿出更多资金和减排目标的人们失望了。会议最后一刻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因为没有法律约束力,而让许多参会者深深失望。
2009年12月19日
哥本哈根升起的新曙光
中美的让步不是简单的技术让步,而是形成一个新的全球共识的宝贵起点。全球化的主题已经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超越了战争和意识形态。这可能是人类送给自己的最佳礼物。
2009年12月19日
分析:希拉里能成为哥本哈根的“救赎者”吗?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李虎军:哥本哈根谈判倒数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高调宣布:美国愿意加入千亿美元援助计划。但这个承诺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2009年12月18日
哥本哈根:多极“新世界”的缩影
当世界银行行长穿行在贝拉中心时,几乎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而偏远非洲国家的代表则吸引了众多聚光灯。旧的世界格局似乎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2009年12月18日
哥本哈根:成败在此一刻
在明天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将尝试去完成一项以前从未完成过的任务:停止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1992年里约会议未能做到这一点,1997年的京都会议也没能做到。全球的目光将聚焦在这一次的冲刺。
2009年12月18日
分析:中国减排承诺遭质疑
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在中国官方将北京天气定义为“蓝天日”时,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则警示空气质量“有害健康”。发达国家和中国就是否允许外部核查减排数量上,存在严重分歧。
2009年12月16日
三分之一CDM项目无法获得碳信用额度
原因是经济衰退和项目准备不充分
2009年12月16日
哥本哈根:为失败做准备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政策与研究总监喻捷: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结束还有36个小时,大会主席康妮被替换,继任的是丹麦首相拉沐森。一种猜测是,这是发展中国家一派的失败。
2009年12月16日
分析:中国能否突围哥本哈根?
发达国家曾在过去一年不厌其烦地在赞美中国的减排措施。但当谈判真正开始的时候,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撕开了。在哥本哈根,无论是私下还是公开,发达国家都在一致向中方代表团施加强大的压力。”
2009年12月15日
中国减排为何不要西方资助?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政策与研究总监喻捷:中国政府一直坚称,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是为其历史排放尽义务。而本周中国称,其减排行动将不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助。这背后的考量和意图何在?
2009年12月15日
大型邮政公司承诺10年减排20%
由行业协会国际邮政公司牵头促成,是首批在行业主要成员之间达成的减排协议之一。哥本哈根会议将讨论推广此类行业协议的途径。
2009年12月11日
热门文章
1.
中美金融战:王牌在谁手里?
2.
日本为什么在大拆大建?
3.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4.
印度发动军事打击后,巴基斯坦誓言报复
5.
马斯克黯然离开华盛顿
6.
中美将启动正式贸易谈判
7.
每周时事分析:没人敢担保普京阅兵安全
8.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0日
9.
胖东来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10.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中的首个贸易协议
|‹
上一页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