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减排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减排
关注
哥本哈根第一个不眠之夜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政策与研究总监喻捷: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博弈的舞台上,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终于公开。这个阵营不是铁板一块,已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了。
2009年12月10日
美环保署最新裁定为奥巴马减排提供理由
美国环保署称,二氧化碳及其它五种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
2009年12月8日
欧盟收回提高减排目标提议
试图迫使其它国家做出更大减排努力
2009年12月8日
“哥本哈根峰会有望达成协议”
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大会将于今日召开。各主要排放国几乎都已做出减排承诺,联合国气候变化最高官员德布尔表示,最后一刻“肯定有可能”达成协议。一位联合国高官说:“世界领导人不会愿意两手空空地离开。”
2009年12月7日
FT社评:世界需要更多碳排放交易
只有反对气候协定的人,才会对联合国暂停资助中国风力发电项目感到高兴。现行机制缺陷说明:建立管用的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变得更重要了。
2009年12月3日
最新研究:提高能效是最佳减排
一份麦肯锡报告称,对抗击全球变暖,节能汽车、节能照明和节能建筑等方式“更容易获得成功”
2009年12月3日
联合国暂停核准数十家中国风力发电场
位于波恩的CDM理事会担心中国政府故意降低补贴,以使这些项目具备申请CDM(清洁发展机制)资金的资格。
2009年12月2日
FT社评:让中印参与碳减排至关重要
中印两国决心增加国民收入,因而无意接受具有约束力的减排上限。但是,它们都不再坚持碳减排与己无关的说法。这两国的参与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2009年11月27日
减排不是核心问题
全球发展中心主席博德塞尔、高级研究员萨勃拉曼尼亚:我们应该确定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新起点:各国应该优先消除能源机遇中巨大的不平等。
2009年11月19日
从“绿”到“金”关键何在?
随着哥本哈根脚步临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减排产生效益对中国是战略需要。在参加FT中文网年度高峰论坛的嘉宾眼中,这个金手指似乎无处不在。
2009年12月4日
碳交易: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转让中的悖论
在FT中文网年度高峰论坛上,对于清洁能源技术是否应该有偿转让,以及如何转让,来自中外企业的嘉宾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2009年12月4日
气候协定有助全球贸易
经合组织秘书长葛利亚:发达国家欲对来自未制定严格减排目标的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边境税,这绝不是令自由贸易之门得以继续敞开的最有效方式。
2009年11月12日
国际能源机构:碳排放信用价格须翻倍
才能使高科技减排技术在经济上可行
2009年11月11日
分析:中国“气候牌”打得漂亮
中国出色地让世界其它国家相信,中国对待气候变化的态度十分认真。北京的政策如此成功,以至于美国绿色技术的拥护者警告说,中国将成为主导者。
2009年11月4日
FT社评:气候协议倒计时
由于我们这个星球上的风险无处转移,因此针对气候变化后果的唯一保险措施,就是要使它的发生变得充分不可能。 即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峰会为全世界带来了机会。
2009年11月3日
FT社评:全球变暖怀疑论者不可信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日益临近,质疑全球共同对抗气候变化的必要性的论调明显增多,但政界人士不应为此分心。怀疑论者不代表气候研究的主流。
2009年11月4日
全球减排资金缺口达3万亿美元
研究报告称赞中国的减排战略及措施
2009年10月27日
富国拟降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排放要求
不再要求中印等国承诺长期减排目标,以提高哥本哈根会议的成功概率
2009年10月20日
中国的“气候”变化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碳排放总量最大的经济体,其气候变化政策出现重要转变。中国不再单纯地抵制国际减排压力,而是努力实现一种微妙的平衡。
2010年6月6日
分析:减排阻力何在
大幅降低碳排放是一项艰巨任务,但技术和资金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合适的制度框架,把资金切实利用起来。
2009年9月25日
奥巴马面临减排挑战
美国国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歧极大,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几乎可以肯定,奥巴马将在丹麦气候变化峰会上有负众望。
2009年9月23日
印度松动减排目标立场
印度环境部长表示,可出台相关立法,提供“隐含”的碳排放目标
2009年9月23日
中国应量化碳排放强度目标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中国将降低碳排放强度。接着,中国应宣布,愿意协商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碳排放强度目标,以换取富国承诺削减排放量绝对值,并为发展中国家作出表率。
2009年9月23日
中国承诺将“显著”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没有提出具体减排目标
2009年9月23日
热门文章
1.
中美金融战:王牌在谁手里?
2.
日本为什么在大拆大建?
3.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4.
印度发动军事打击后,巴基斯坦誓言报复
5.
马斯克黯然离开华盛顿
6.
中美将启动正式贸易谈判
7.
每周时事分析:没人敢担保普京阅兵安全
8.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0日
9.
胖东来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10.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中的首个贸易协议
|‹
上一页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