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铁路

动车事故启示录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随着刘志军下台,铁道部长带领各级官员在各地铁路乘车检查的新闻也从网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铁路部门各种要求提高安全性的文件。
2011年7月28日

Lex专栏:中国动车追尾之后

中国大力建设高铁是一个好主意。但上周末发生的致命事故,加上京沪高铁接连断电,突显高铁开发工作不到位。对中国列车制造商来说,这次挫折的影响可能无法挽回。
2011年7月27日

京沪高铁再现供电故障

中国高速铁路网周一遭到新的打击。新建的京沪高铁上,供电故障造成20余趟列车晚点逾3小时。自一个月前京沪高铁投入运行以来,这已是至少第五次发生此类故障。
2011年7月27日

媒体札记:永不抵达的列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从当下舆情看,中国铁路部门要想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已非常困难,“尽快恢复通车”和“掩埋出事车体”成了两个死结。
2011年7月28日

动车事故折射体制弊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高铁是行政垄断体制下诞生的经济奇迹。告慰温州动车事故遇难者,必须深刻反思这一体制的弊端,只有信息透明才能抚熨民心。
2011年7月26日

中国铁路概念股大跌

上周末发生的动车追尾致命事故,引发了市场对中国铁路的担忧。周一,中国铁路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跌。车辆制造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在上海证交所下跌逾9%。
2011年7月26日

中国应尽快推动铁路改革

安邦咨询:中国铁路“7•23”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值得反思的不仅是技术层面,还在于铁路建设与管理运营的宏观层面。中国应尽快推动铁路系统早已停滞的改革。
2011年7月25日

中国高铁遭遇安全考验

温州发生动车撞车事故后,中国撤免了三位高级铁路官员,并要求全国进行紧急安全检查。
2011年7月26日

媒体札记:停下你飞奔的脚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来自华东雷雨夜里的一声巨响,改变了中国新闻的所有轨道。批评者猛烈控诉铁路高速发展中埋藏的隐患,认为民众已成为实验用的“小白鼠”。
2011年7月25日

中国高铁,钱在何方?

野村证券侯延琨:在今后2至3年,银行贷款利息和高铁折旧高峰将至,中国铁道部很可能将入不敷出。但认为铁道部将“破产”的人们,可能是多虑了。
2011年7月8日

分析:中国高铁降速很明智

中国新型动车组的最高时速并未采用世界最高的380公里,而是降到了300公里。此举或许令民族主义者感到失望,但值得称赞。
2011年7月1日

中国高铁的未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中国高铁的问题不是竞争力不强,而恰恰是太强了。我认为高铁降速和实名购票,都是对其竞争力的人为限制。
2011年6月8日

中国高铁蕴含的投资机遇

证券投资者怎么才能从中国高铁项目上赚到钱呢?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于有望从高铁项目中获益的上市公司,它们既包括中国南车,也包括星巴克。
2011年5月18日

中国高铁运营时速上限将降至300公里

出于对高铁安全和票价经济性的考虑
2011年4月15日

中国审计署:京沪高铁建设资金被挪用

中国铁道部长和铁道部副总工程师上月因“涉嫌严重违纪”双双被停职
2011年3月24日

中国高铁繁荣的隐患

钱塞勒:美国19世纪70年代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基础设施投资失控,再加上猖獗的房地产投机与政府腐败,出现快乐结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1年3月11日

分析:中国的高铁外交

除了哈萨克斯坦以外,泰国和老挝近期也与中国签署了高铁建设合作备忘录。不难看出,中国急于同这些资源丰富的邻国搞好关系。
2011年2月24日

“干运河”的竞争力

哥伦比亚计划接受中国出资,修建跨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线。这条铁路被称为“干运河”。但也有人怀疑,与运力提高后的传统运河相比,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干运河”是否具有现实的竞争力。
2011年2月15日

中国铁道部部长被解职

刘志军是自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以来,受到调查的最高级别官员
2011年2月14日

中国拟在哥伦比亚建造铁路

这条连通该国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港口的铁路将与巴拿马运河形成竞争
2011年2月14日

蒙古新建铁路为何不通中国?

蒙古对中国崛起感到不安,为避免受制于中国需求,蒙古正计划修建一个耗资巨大的铁路网,把本国与俄罗斯及其它亚洲市场连接起来。
2011年1月24日

为“铁老大”一辩

读者shotgunrun:在春运时期,20倍的客流量的情况下,公路也一样让旅客没有选择,飞机用票价来引导客流方向。所以,铁路不涨价、公路涨价的情况下,没有人骂公路,没有人骂飞机,只骂铁路,是不合理的
2011年1月14日

中国计划创建全球最大铁路设备公司

考虑合并两家主要的国有铁路设备制造商,以引领中国的高铁出口
2011年1月6日

中国反思高铁建设计划

中科院报告担忧铁路建设债务规模已达到不可持续水平
2010年11月8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