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环保

中国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中国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平均得分由去年的28.5分提高至今年的44分,但重点企业排放数据公开和环评信息公开这两项仍亟待加强。
2015年8月28日

意前环境部长因中国项目接受腐败调查

前意大利政府环境部长克利尼正在接受调查,调查旨在查明在金融危机前的几年里,他在经手拨给中国绿色能源项目的至多2亿欧元公共资金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2015年8月10日

与这个世界和解,从食物开始

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编辑刘琴:食物可以分为非暴力的悦性食物,暴力的惰性食物,既非非暴力也非暴力的中性食物。吃什么,可以影响你的心情,以及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态度。
2015年8月7日

放弃做车奴

FT专栏作家斯卡平克:我决定等目前的座驾报废以后不再买私家车,因为如今在大多数城市里,开车既不环保,也不方便,更不划算。
2015年7月27日

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新风险

根据MSCI明晟的一份报告,随着中国着手处理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沉疴,许多中国大型企业面临的风险将大大升高。
2015年7月16日

生态文明:绿色中国梦

中外对话执行编辑吉尔:中国今年出台的一份文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核心思想,它规定的目标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的环境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
2015年7月10日

中石油出资2亿元了结大连漏油事故

中石油同意建立一支2亿元人民币的环保基金,以了结中国最大一桩环境公益诉讼案
2015年6月26日

全球电子垃圾贸易“繁荣”依旧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全球多至九成的电子垃圾在发展中国家堆积如山,或是通过非法走私网络销往各地,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2015年5月22日

水力压裂法或将释放1400亿桶石油

FT能源编辑亚当斯:IHS的研究表明伊朗、俄罗斯、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将是这项技术的最大受益者。由于被怀疑会诱发地震以及需要专门设备,压裂法并未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
2015年5月14日

未来煤炭卖给谁?

煤炭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向低碳经济过渡的节奏。随着中国致力减少煤炭使用,印度正逐渐成为煤炭行业维持强劲需求的希望所在。
2015年5月7日

中国发力开拓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中国正在对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开始通过国际合作上马大型项目。据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将是下一个大规模项目的集中涌现地。
2015年5月4日

麦当劳中国供应商被处创纪录环保罚单

麦当劳的薯条供应商北京辛普劳已接受处罚决定,并缴纳了约400万元人民币罚款
2015年4月30日

抵制化石燃料的矛盾

FT专栏作家加普:只怪罪能源原料的生产商而不追究使用能源的公司和个人,是不合逻辑的。为什么要抛售埃克森美孚的股票,而苹果这样大量耗能的公司却能幸免?
2015年4月22日

姬十三的慕课表:节俭并不等于环保

果壳网CEO姬十三:人类对能源和物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依靠道德约束倡导大多数人都过上苦行僧的生活并不现实。作为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尽量选购更环保的商品,降低自己对环境的影响。
2015年4月3日

李克强答记者问实录

3月15日中国总理李克强举行记者会,现场回答了中外记者共17个问题,问题涉及中国经济放缓、房地产、对港政策、单独二孩政策、中缅边境问题等,以下为记者会发言实录。
2015年3月15日

雾霾激辩中的理性局限

苏州大学教授董洁林:一方面环保议题中“非理性”泛滥,另一方面精英们与公众的情感链接存在断裂。政治海洋中,“感性”有其力量。
2015年3月13日

中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前景

信达证券环保行业分析师吴漪:《穹顶之下》与“两会”让环保成为热点题材。中国环保产业的短中期目标仍是三废治理,废气废水处理企业和环境监测企业前景看好。
2015年3月6日

一部环保纪录片的舆论失焦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刘远举:自媒体的情绪化议程设置让《穹顶之下》的环保议题失焦,理性客观的专业组织化媒体才是一国舆论市场的脊梁,但它们在中国被抑制了。
2015年3月5日

《穹顶之下》的影响不止于环保

《穹顶之下》不仅会令中国政府更严肃地对待环保问题,还有可能对媒体产业的反垄断改革带来积极影响。不过这一影响的生效会十分缓慢。
2015年3月4日

柴静雾霾纪录片轰动中国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编辑刘琴:中国知名记者柴静以一个母亲的名义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发布短短几天内点击率便破2亿次。
2015年3月3日

《穹顶之下》瞄准“两会”?

前中国央视主持人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得到了官方的赞扬和支持,这似乎表明中国政府希望利用公众压力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以便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治理污染。环保人士指出,今年中国“两会”的议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受这部纪录片影响。
2015年3月3日

中国“两会”:外国人看什么?

中国政府对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如何措辞?《穹顶之下》会如何推动环保议程?“敌对势力”论是否会被大力渲染?中国官方会树立哪些新的典型?这些都是看点。
2015年3月3日

机密泄露

原因是这名员工在网上分享了一则机密的、要求媒体停止报道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宣传指令截图。
2025年5月14日

环保纪录片

因怀疑腹中女儿患肿瘤与雾霾有关,前央视记者柴静决定调查雾霾并自费百万,耗时1年拍摄该片,播出后轰动中国社会。
2025年5月14日
|‹上一页‹‹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