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环保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环保
关注
中国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中国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平均得分由去年的28.5分提高至今年的44分,但重点企业排放数据公开和环评信息公开这两项仍亟待加强。
2015年8月28日
意前环境部长因中国项目接受腐败调查
前意大利政府环境部长克利尼正在接受调查,调查旨在查明在金融危机前的几年里,他在经手拨给中国绿色能源项目的至多2亿欧元公共资金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2015年8月10日
与这个世界和解,从食物开始
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编辑刘琴:食物可以分为非暴力的悦性食物,暴力的惰性食物,既非非暴力也非暴力的中性食物。吃什么,可以影响你的心情,以及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态度。
2015年8月7日
放弃做车奴
FT专栏作家斯卡平克:我决定等目前的座驾报废以后不再买私家车,因为如今在大多数城市里,开车既不环保,也不方便,更不划算。
2015年7月27日
分析: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新风险
根据MSCI明晟的一份报告,随着中国着手处理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沉疴,许多中国大型企业面临的风险将大大升高。
2015年7月16日
生态文明:绿色中国梦
中外对话执行编辑吉尔:中国今年出台的一份文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核心思想,它规定的目标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的环境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
2015年7月10日
中石油出资2亿元了结大连漏油事故
中石油同意建立一支2亿元人民币的环保基金,以了结中国最大一桩环境公益诉讼案
2015年6月26日
全球电子垃圾贸易“繁荣”依旧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全球多至九成的电子垃圾在发展中国家堆积如山,或是通过非法走私网络销往各地,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2015年5月22日
水力压裂法或将释放1400亿桶石油
FT能源编辑亚当斯:IHS的研究表明伊朗、俄罗斯、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将是这项技术的最大受益者。由于被怀疑会诱发地震以及需要专门设备,压裂法并未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
2015年5月14日
未来煤炭卖给谁?
煤炭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向低碳经济过渡的节奏。随着中国致力减少煤炭使用,印度正逐渐成为煤炭行业维持强劲需求的希望所在。
2015年5月7日
中国发力开拓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中国正在对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开始通过国际合作上马大型项目。据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将是下一个大规模项目的集中涌现地。
2015年5月4日
麦当劳中国供应商被处创纪录环保罚单
麦当劳的薯条供应商北京辛普劳已接受处罚决定,并缴纳了约400万元人民币罚款
2015年4月30日
抵制化石燃料的矛盾
FT专栏作家加普:只怪罪能源原料的生产商而不追究使用能源的公司和个人,是不合逻辑的。为什么要抛售埃克森美孚的股票,而苹果这样大量耗能的公司却能幸免?
2015年4月22日
姬十三的慕课表:节俭并不等于环保
果壳网CEO姬十三:人类对能源和物质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依靠道德约束倡导大多数人都过上苦行僧的生活并不现实。作为消费者能做的就是尽量选购更环保的商品,降低自己对环境的影响。
2015年4月3日
李克强答记者问实录
3月15日中国总理李克强举行记者会,现场回答了中外记者共17个问题,问题涉及中国经济放缓、房地产、对港政策、单独二孩政策、中缅边境问题等,以下为记者会发言实录。
2015年3月15日
雾霾激辩中的理性局限
苏州大学教授董洁林:一方面环保议题中“非理性”泛滥,另一方面精英们与公众的情感链接存在断裂。政治海洋中,“感性”有其力量。
2015年3月13日
中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前景
信达证券环保行业分析师吴漪:《穹顶之下》与“两会”让环保成为热点题材。中国环保产业的短中期目标仍是三废治理,废气废水处理企业和环境监测企业前景看好。
2015年3月6日
一部环保纪录片的舆论失焦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刘远举:自媒体的情绪化议程设置让《穹顶之下》的环保议题失焦,理性客观的专业组织化媒体才是一国舆论市场的脊梁,但它们在中国被抑制了。
2015年3月5日
《穹顶之下》的影响不止于环保
《穹顶之下》不仅会令中国政府更严肃地对待环保问题,还有可能对媒体产业的反垄断改革带来积极影响。不过这一影响的生效会十分缓慢。
2015年3月4日
柴静雾霾纪录片轰动中国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编辑刘琴:中国知名记者柴静以一个母亲的名义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发布短短几天内点击率便破2亿次。
2015年3月3日
《穹顶之下》瞄准“两会”?
前中国央视主持人柴静制作的《穹顶之下》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得到了官方的赞扬和支持,这似乎表明中国政府希望利用公众压力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以便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治理污染。环保人士指出,今年中国“两会”的议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受这部纪录片影响。
2015年3月3日
中国“两会”:外国人看什么?
中国政府对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如何措辞?《穹顶之下》会如何推动环保议程?“敌对势力”论是否会被大力渲染?中国官方会树立哪些新的典型?这些都是看点。
2015年3月3日
机密泄露
原因是这名员工在网上分享了一则机密的、要求媒体停止报道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宣传指令截图。
2025年5月14日
环保纪录片
因怀疑腹中女儿患肿瘤与雾霾有关,前央视记者柴静决定调查雾霾并自费百万,耗时1年拍摄该片,播出后轰动中国社会。
2025年5月14日
热门文章
1.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2.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3.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4.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0日
5.
胖东来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6.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中的首个贸易协议
7.
海湖庄园协议:想说“伟大”不容易
8.
关税风波正在使得外贸复杂化
9.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10.
军事简报:印度与巴基斯坦军力对比
|‹
上一页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