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环保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环保
关注
Lex专栏:全球变暖中的“冷机遇”
不论是更炎热的气候,还是节省能源的需求,都意味着取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制造商面对一个旺盛市场。包括中国美的在内的新兴市场制造商将向挑战发达国家的对手。
2010年11月22日
FT社评:为大自然计价
要估算地球上自然资源的价值,就需要为无价的东西定价。联合国研究表明,破坏自然环境每年造成的损失在2万亿-4.5万亿美元之间。
2010年10月25日
中国节能减排遭遇瓶颈
在强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下,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只能通过拉闸限电来降低能耗。受到打击最严重的是地方民企和小型制造工厂,而真正的能耗大户却没怎么受到影响。
2010年10月19日
Lex专栏:回收再利用
资源匮乏、人口增长、能源价格上升等经济因素,将是各种原料回收再利用的长期催化剂,而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尤其迫切需要回收再利用。
2010年9月26日
中国环保推高锑价
随着中国政府强制关停一些造成污染的锑矿和加工厂,中国治理环境的努力正逐渐将锑价推向创纪录高点。
2010年9月18日
环境治理也是硬道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笑蜀: 中国最近一系列环境灾难提醒我们:先发展再治理——这个传统思路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治理社会治理同样是硬道理。
2010年8月12日
Lex专栏:高温天的经济学解读
热浪可能令人讨厌,成本高昂,有时还会致命,但待在空调房里的公司董事们一点也不会介意。高温天让许多美国企业发现了更多商机。
2010年8月10日
分析:亚洲绿色能源前景
Impax资产管理公司表示,印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需要拥有可持续的能源和优良的基础设施,来推动经济增长。
2010年7月28日
英法德呼吁将欧盟减排目标上调至30%
三国部长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可能重燃政府与业界有关减排的论战
2010年7月15日
保护绿色创新的产权
生态技术的成功,将不仅归功于根本的工艺或理念,还将归功于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技术专利数达到1125件,创历史新高。
2010年6月18日
印度拟仿效中国建立“污染企业数据库”
计划以中国政府去年编制的一份列有7000家污染企业的名单为蓝本
2010年4月14日
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有明显的人为因素
主流科学家正再度掀起一场运动,以回应针对气候科学的质疑
2010年3月5日
美国两大公司带头减排
决定撤换从加拿大油砂中提取燃料的供应商,因油砂碳含量较高
2010年2月10日
中国考虑开征环境税
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不容乐观,水污染尤其严峻
2010年2月10日
美中应带头发展清洁煤炭技术
美国“净化空气任务组织”亚太区首席代表孙嗣敏:煤炭发电仍将长期伴随我们,更清洁的煤基能源技术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美中两国企业应主动携手,带头实现清洁煤炭技术的商业化。
2010年2月2日
商学院迈进绿色时代
在奥巴马政府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资金之际,为顺应环保潮流,美国的大学和商学院纷纷推出新课程或实习课程,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商业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9年12月21日
分析:中国绿色之路
对中国来说,走上绿色之路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必然。如今,中国正迅速崛起为众多新绿色技术的全球领先者。
2009年12月18日
哥本哈根:多极“新世界”的缩影
当世界银行行长穿行在贝拉中心时,几乎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而偏远非洲国家的代表则吸引了众多聚光灯。旧的世界格局似乎在这里被彻底颠覆。
2009年12月18日
哥本哈根:成败在此一刻
在明天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将尝试去完成一项以前从未完成过的任务:停止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1992年里约会议未能做到这一点,1997年的京都会议也没能做到。全球的目光将聚焦在这一次的冲刺。
2009年12月18日
大型邮政公司承诺10年减排20%
由行业协会国际邮政公司牵头促成,是首批在行业主要成员之间达成的减排协议之一。哥本哈根会议将讨论推广此类行业协议的途径。
2009年12月11日
哥本哈根第一个不眠之夜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政策与研究总监喻捷: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博弈的舞台上,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终于公开。这个阵营不是铁板一块,已是无可回避的事实了。
2009年12月10日
“哥本哈根峰会有望达成协议”
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大会将于今日召开。各主要排放国几乎都已做出减排承诺,联合国气候变化最高官员德布尔表示,最后一刻“肯定有可能”达成协议。一位联合国高官说:“世界领导人不会愿意两手空空地离开。”
2009年12月7日
最新研究:提高能效是最佳减排
一份麦肯锡报告称,对抗击全球变暖,节能汽车、节能照明和节能建筑等方式“更容易获得成功”
2009年12月3日
碳交易: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转让中的悖论
在FT中文网年度高峰论坛上,对于清洁能源技术是否应该有偿转让,以及如何转让,来自中外企业的嘉宾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2009年12月4日
热门文章
1.
中国歼-10“猛龙”在印巴冲突中首次实战亮相展露锋芒
2.
谈判超预期,中美关系能否回归正常
3.
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的十个看点
4.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0日
5.
胖东来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6.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中的首个贸易协议
7.
海湖庄园协议:想说“伟大”不容易
8.
关税风波正在使得外贸复杂化
9.
美国宣布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
10.
军事简报:印度与巴基斯坦军力对比
|‹
上一页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